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论文--风论文--地表风的变化论文

青藏高原地表感热的年际异常变化及其对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8-10页
        1.2.1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研究第8-9页
        1.2.2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作用研究第9-10页
    1.3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第13-19页
    2.1 资料介绍第13-14页
    2.2 方法说明第14-19页
        2.2.1 曼-肯德尔(Mann-Kendall)检验第14-15页
        2.2.2 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检验第15页
        2.2.3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析第15-16页
        2.2.4 线性回归系数第16-17页
        2.2.5 SEOF(Season reliant EOF)方法第17页
        2.2.6 地面感热的计算方法第17-19页
第三章 东亚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特征第19-35页
    3.1 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气候特征第19-22页
        3.1.1 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气候态特征第19-20页
        3.1.2 副热带夏季风推进时间的时空变化特征第20-22页
    3.2 副热带夏季风爆发的特征第22-28页
        3.2.1 副热带夏季风爆发时间的确定第22-24页
        3.2.2 副热带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特征第24-28页
    3.3 副热带夏季风爆发和推进过程的内部联系第28-32页
        3.3.1 季风推进过程特征量的选取第28-30页
        3.3.2 各个特征量的相互关系第30-32页
    3.4 本章小结第32-35页
第四章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的气候特征第35-51页
    4.1 高原地表热力输送系数的参数化第35-37页
    4.2 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特征第37-46页
        4.2.1 高原感热计算值与其他资料的对比第37-40页
        4.2.2 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年变化特征第40-42页
        4.2.3 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第42-44页
        4.2.4 高原地面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特征第44-46页
    4.3 高原地面感热的年际变化与下垫面气象要素的关系第46-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异常对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影响第51-71页
    5.1 青藏高原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第51-61页
        5.1.1 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的建立第51-56页
        5.1.2 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的合理性评估第56-58页
        5.1.3 地面感热强度距平指数的持续性和周期性特征第58-61页
    5.2 地面感热强度异常对副热带夏季风推进的影响第61-69页
        5.2.1 地面感热与季风推进的相关分析第61-63页
        5.2.2 可能的影响途径第63-66页
        5.2.3 感热异常年的环流特征第66-69页
    5.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5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3页
    6.2 特色与创新第73页
    6.3 研究展望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作者简介第80-81页
致谢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BFNEnKF同化方法的设计与检验
下一篇:Mega-ENSO与传统ENSO在不同阶段(发展期、衰减期)的气候效应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