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谐振软开关的DC/AC光伏控制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1.2 光伏控制系统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0-14页 |
1.2.1 单独工作的光伏系统结构 | 第11页 |
1.2.2 逆变并网的光伏系统结构 | 第11-12页 |
1.2.3 多种新能源互补发电系统结构 | 第12-14页 |
1.3 光电互补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1.3.1 并联型非全时光电互补系统 | 第14-15页 |
1.3.2 串联型全时光电互补系统 | 第15页 |
1.3.3 并联型全时光电互补系统 | 第15-16页 |
1.4 软开关的概况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新型谐振软开关变换器的研究 | 第19-26页 |
2.1 半桥缓冲电路结构原理 | 第19-22页 |
2.2 新型谐振软开关变换器 | 第22-24页 |
2.3 滤波器的选择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光伏电网互补供电系统控制及能量管理策略 | 第26-48页 |
3.1 光伏系统分析 | 第26-35页 |
3.1.1 太阳能电池模型 | 第26页 |
3.1.2 最大功率跟踪算法与仿真 | 第26-34页 |
3.1.3 DC/DC实现MPPT | 第34-35页 |
3.2 光伏电网互补供电系统 | 第35-43页 |
3.2.1 系统的拓扑结构 | 第35页 |
3.2.2 DC/AC控制策略 | 第35-39页 |
3.2.3 电网互补侧设计 | 第39-43页 |
3.3 能量管理策略 | 第43-47页 |
3.3.1 系统四种工作模式 | 第43-44页 |
3.3.2 系统模式切换策略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 | 第48-55页 |
4.1 功率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48-53页 |
4.1.1 参数设计的依据 | 第48页 |
4.1.2 高频变压器设计 | 第48-49页 |
4.1.3 BOOST电路设计 | 第49-50页 |
4.1.4 功率器件选择 | 第50-51页 |
4.1.5 滤波电路设计 | 第51-52页 |
4.1.6 谐振软开关设计 | 第52-53页 |
4.2 系统软件设计 | 第53-54页 |
4.2.1 系统主程序 | 第53-54页 |
4.2.2 谐振软开关控制子程序 | 第5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系统的仿真与实验 | 第55-70页 |
5.1 新型谐振软开关DC/AC的仿真 | 第55-57页 |
5.2 新型谐振软开关DC/AC实验分析 | 第57-58页 |
5.3 光伏电网互补供电系统仿真 | 第58-63页 |
5.4 光伏电网互补供电系统实验分析 | 第63-69页 |
5.4.1 实验样机数据分析 | 第63-65页 |
5.4.2 光伏与电网互补供电实验 | 第65-6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70-71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