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一、引言 | 第11-18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3. 研究述评 | 第16-17页 |
(四) 本文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第17-18页 |
1. 可能的创新 | 第17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一) 产业集群 | 第18-20页 |
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18-19页 |
2. 产业集群的特点 | 第19-20页 |
(二) 产业集群理论 | 第20-22页 |
(三) 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理论 | 第22-26页 |
1. 分工和生产率 | 第23页 |
2. 区域核心 | 第23页 |
3. 成本问题 | 第23-24页 |
4. 创新驱动 | 第24-25页 |
5. 区域品牌 | 第25-26页 |
三、内蒙古能源产业集群现状与竞争力评价 | 第26-32页 |
(一) 内蒙古能源产业集群现状 | 第26-27页 |
(二) 内蒙古能源产业集群与其他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比较 | 第27-30页 |
1. 空间分布及品牌效应 | 第27-29页 |
2. 区位商计算 | 第29-30页 |
(三) 内蒙古能源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1. 科技水平低,能源开发浪费大 | 第30-31页 |
2. 盲目发展产业园,不重视产业链整合 | 第31页 |
3. 知名品牌和产品形象的带动力弱 | 第31-32页 |
四、内蒙古产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以能源产业为例 | 第32-42页 |
(一)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2-33页 |
(二)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33-37页 |
1. 数据的收集 | 第33-34页 |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处理 | 第34-37页 |
(三) 实证研究 | 第37-42页 |
1. 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37-40页 |
2. 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 第40-42页 |
五、结论 | 第42-43页 |
六、促进内蒙古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 发挥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 第43-44页 |
1. 转变工作作风,制定相关法规政策,科学规划产业集群建设 | 第43页 |
2. 转变发展观点,构建完善服务体系 | 第43-44页 |
3. 壮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 第44页 |
(二) 发挥企业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第44-45页 |
1. 大型国有企业深化制度改革,充分利用分工专业化生产 | 第44-45页 |
2. 中小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发展产业集群 | 第45页 |
(三) 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共同发展 | 第45-47页 |
1. 注重打造优势特色品牌 | 第45-46页 |
2. 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技术 | 第46页 |
3. 形成品牌梯队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