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临床研究 | 第13-43页 |
1.临床资料 | 第13-16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3-15页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2.病例选择 | 第16-17页 |
2.1 纳入标准 | 第16页 |
2.2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16-17页 |
3.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3.1 实验组治疗方法 | 第17-18页 |
3.2 对照组治疗方法 | 第18页 |
3.3 治疗疗程 | 第18页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18页 |
4.观察指标 | 第18-23页 |
4.1 一般观察项目:性别、年龄、病程 | 第18页 |
4.2 症状、体征观察项目 | 第18-23页 |
4.3 实验室生化指标 | 第23页 |
5.结果 | 第23-26页 |
5.1 两组在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实验组与对照组达到ASAS20(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占总人数的比例 | 第23-24页 |
5.2 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一个月后随访的BASDAI、BASFI、BASMI、全身和脊柱疼痛评分、PGA评分比较 | 第24-25页 |
5.3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评量表评分对比 | 第25页 |
5.4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CRP、ESR、ALP对比 | 第25-26页 |
5.5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第26页 |
6.疗效分析 | 第26-27页 |
7.讨论 | 第27-34页 |
7.1 立论依据 | 第27-29页 |
7.2.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 第29-33页 |
7.3 ESR、CRP、ALP、HLA-B27在强直性脊柱炎发病中的相关性 | 第33-34页 |
8.脊柱两侧大鱼际拨揉法治疗骨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34-39页 |
8.1 祖国医学 | 第34-37页 |
8.2 现代医学 | 第37-39页 |
9.脊柱两侧大鱼际拨揉法操作方法分析 | 第39-41页 |
10.安全性分析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1.结论 | 第43页 |
2.不足与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附表 | 第49-53页 |
文献综述 传统疗法治疗骨痹(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证的研究进展 | 第53-62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