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2-13页 |
前言 | 第13-17页 |
1.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骨疏灵主要组方药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2.1 淫羊藿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2.2 牛膝的主要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 | 第15页 |
3.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骨疏灵不同配伍对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研究 | 第17-28页 |
1.仪器与材料 | 第17-18页 |
1.1 仪器 | 第17页 |
1.2 材料 | 第17-18页 |
2.方法与结果 | 第18-26页 |
2.1 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测定研究 | 第18-23页 |
2.2 配伍对骨疏灵颗粒中淫羊藿苷含量的影响 | 第23-25页 |
2.3 含淫羊藿、黄芪各煎液pH值及沉淀中淫羊藿苷含量的测定 | 第25-26页 |
3.讨论 | 第26-27页 |
3.1 统计学结果与药物配方的关系研究 | 第26页 |
3.2 药理学理论与药物配方的关系研究 | 第26-27页 |
3.3 其他因素与药物配方的关系研究 | 第27页 |
4.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骨疏灵不同配伍对β-蜕皮甾酮含量的影响研究 | 第28-37页 |
1.主要仪器与材料 | 第28页 |
2.方法与结果 | 第28-35页 |
2.1 骨疏灵颗粒中β-蜕皮甾酮的含量测定研究 | 第28-34页 |
2.2 配伍对骨疏灵颗粒中蜕皮甾酮含量的影响研究 | 第34-35页 |
3.讨论 | 第35-36页 |
3.1 白色沉淀与牛膝 | 第35-36页 |
3.2 牛膝中主要成分的提取 | 第36页 |
3.3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6页 |
4.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骨疏灵不同配伍对淫羊藿体外指纹图谱的研究 | 第37-56页 |
1.主要仪器与材料 | 第37页 |
2.实验方法 | 第37-54页 |
2.1 色谱条件 | 第37页 |
2.2 流动相的选择 | 第37-39页 |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2.4 样品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39-40页 |
2.5 淫羊藿药材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各共有峰的确定 | 第40-41页 |
2.6 参照峰的选择 | 第41页 |
2.7 方法学考察 | 第41-48页 |
2.8 不同配伍组下样品指纹图谱的测定 | 第48-50页 |
2.9 配伍对淫羊藿各峰面积的影响 | 第50-54页 |
3.试验结果 | 第54页 |
4.讨论 | 第54-55页 |
5.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1 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2 不足之处 | 第57页 |
3 总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综述 中药复方骨疏灵的现代研究新进展 | 第6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个人简介 | 第71-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