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导言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2-14页 |
·国外理论界研究旅行社规制体系的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理论界研究旅行社规制体系的现状 | 第15-17页 |
·研究框架和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2 中国旅行社业规制体系概述 | 第20-26页 |
·中央政府的法律法规体系 | 第20-22页 |
·行政法规 | 第20页 |
·部门规章制度 | 第20-21页 |
·行业标准 | 第21-22页 |
·其它 | 第22页 |
·地方政府对旅行社业的管理 | 第22-24页 |
·地方旅游行政法规 | 第22页 |
·专门的旅行社管理办法 | 第22-23页 |
·地方政府的创新管理体制 | 第23-24页 |
·行业协会对旅行社业的管理 | 第24-26页 |
·中国旅行社协会 | 第24页 |
·地方旅行社协会 | 第24-26页 |
3 《旅行社管理条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 第26-30页 |
·水平分工体系的弊端 | 第26-27页 |
·大型旅行社规模经济优势得不到发挥,中小型旅行社陷入经营困境 | 第26页 |
·恶性价格竞争,市场秩序混乱 | 第26-27页 |
·产品重复雷同 | 第27页 |
·旅行社及分社设立方面的限制 | 第27-28页 |
·旅行社经营行为的规范、经营规则的设定不够 | 第28页 |
·旅行社对旅游者应尽义务的规定不够全面 | 第28-29页 |
·对旅行社违法经营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大 | 第29页 |
·外商投资旅行社方面的限制 | 第29-30页 |
4 《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我国旅行社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 第30-43页 |
·《旅行社条例》修改的主要内容 | 第30-36页 |
·放宽旅行社垂直分工的行政制约 | 第30页 |
·降低行业准入门槛 | 第30-32页 |
·经营规则、经营行为、法律责任规定更全面 | 第32-35页 |
·利益相关者权责及旅游者维权的规定 | 第35页 |
·对外资旅行社实行国民待遇 | 第35-36页 |
·下放旅行社审批权,强调市场监管 | 第36页 |
·《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我国旅行社业的积极影响 | 第36-42页 |
·促进分工体系的调整 | 第36-37页 |
·促使旅行社经营行为规范化和旅游业务操作标准化 | 第37-38页 |
·加速旅行社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 | 第38页 |
·在线旅游服务商将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 第38-39页 |
·三大旅游市场的市场格局和地位变化凸显 | 第39-41页 |
·外资旅行社赢得发展机遇,国内的旅行社面临挑战与机遇 | 第41-42页 |
·《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我国旅行社业可能的消极影响 | 第42-43页 |
·入境旅游市场的削价竞争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 第42页 |
·部分小型的原国内旅行社经营压力增加 | 第42-43页 |
5 《旅行社条例》对青岛市旅行社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43-54页 |
·《条例》实施情况的调查 | 第43页 |
·对青岛市旅行社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43-54页 |
·对《条例》实施的态度 | 第43页 |
·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43-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6 旅行社面对新规制体系应采取的对策研究 | 第54-59页 |
·牢固树立合同意识,维护旅游者和旅行社合法权益 | 第54页 |
·进行内部监控,严格保障团队旅游质量 | 第54-55页 |
·积极调整服务战略,倡导企业诚信经营理念 | 第55页 |
·实施差异化、品牌化经营战略 | 第55-56页 |
·实施网络化经营战略 | 第56页 |
·依据企业规模、特点选择合适的发展道路 | 第56-59页 |
·大型旅行社发展道路 | 第56页 |
·中小型旅行社发展道路 | 第56-59页 |
7 结语 | 第59-61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59-60页 |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9页 |
附录一 | 第63-65页 |
附录二 | 第65-67页 |
附录三 | 第67-68页 |
附录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