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私法论文--国际民法论文

商业秘密的国际保护制度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引言第12-13页
第一章 商业秘密的认定及特性第13-22页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认定第13-17页
  一、外国法上的商业秘密定义第13-14页
  二、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对商业秘密的定义第14-16页
  三、我国对商业秘密的定义第16-17页
 第二节 商业秘密的特性第17-22页
  一、秘密性第17-18页
  二、价值性第18-20页
  三、保密性第20-22页
第二章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制度的演进第22-32页
 第一节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制度的产生及趋势第22-23页
 第二节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制度的法理基础第23-29页
  一、保密合同理论第23-25页
  二、财产权理论第25-26页
  三、侵权行为理论第26-27页
  四、反不正当竞争理论第27-29页
 第三节 由法理基础得到的几点启示第29-30页
 第四节 商业秘密国际保护中我国应有的立场第30-32页
第三章 商业秘密的侵权及救济第32-43页
 第一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侵权及救济第32-34页
  一、直接侵害第32-33页
  二、间接侵害第33-34页
  三、救济第34页
 第二节 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认定第34-36页
  一、违反保密义务的认定第34-35页
  二、关于竞业禁止的侵权认定第35-36页
 第三节 我国对于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中两个要素的认定第36-40页
  一、竞业禁止合同第37-38页
  二、商业秘密案件中证据的留取第38-40页
 第四节 侵害商业秘密的救济方式第40-43页
  一、商业秘密的竞争法救济第40-41页
  二、商业秘密的民法救济第41页
  三、商业秘密的刑法救济第41-43页
第四章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现状第43-50页
 第一节 我国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回顾第43-45页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第43页
  二、民法上的保护第43-44页
  三、刑法的保护第44-45页
  四、合同法保护第45页
 第二节 对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立法分析第45-50页
  一、法律规范之间缺乏必要的配合与协调第45-46页
  二、对商业秘密性质、侵权行为及侵权主体等界定不科学第46-47页
  三、救济程序和赔偿方式设计不足,处罚力度不够第47-48页
  四、与商业秘密国际保护公约有一定差距第48-49页
  五、对网络环境下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无专门措施第49-50页
第五章 我国商业秘密保护制度的完善第50-62页
 第一节 我国商业秘密专门立法的必要性第50-52页
  一、是适应国际潮流的要求第50页
  二、完善我国商业秘密相关法律的要求第50-51页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保护贸易安全的要求第51页
  四、提升我国企业自身法律意识的要求第51-52页
  五、维护我国市场竞争秩序的要求第52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建议第52-58页
  一、注意商业秘密立法的平衡性第52-53页
  二、扩大商业秘密的概念第53-54页
  三、扩大未来商业秘密立法的调整范围第54页
  四、明确商业秘密和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第54-56页
  五、梳理侵害商业秘密的救济手段第56-58页
 第三节 加强企业对商业秘密的保护第58-62页
  一、要增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第58-59页
  二、健全企业商业秘密的保密制度第59-60页
  三、规定竞业禁止条款第60页
  四、加强对外交往中的商业秘密的保护第60页
  五、加强企业商业秘密的网络保护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个人简历与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美加北极群岛水域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下一篇: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用尽当地救济原则的适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