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 | 第11-12页 |
1.2 微小RNA | 第12-13页 |
1.3 miRNA在DLBCL中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miRNA生物标志物的挖掘 | 第17-25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2.1.1 miRNA表达谱在淋巴瘤分期和分型中的研究进展 | 第17页 |
2.1.2 二代测序数据 | 第17-18页 |
2.1.3 人类miRNA数据 | 第18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18-21页 |
2.2.1 数据集 | 第18-19页 |
2.2.2 二代测序分析软件-miRay | 第19-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miRNA生物标志物的验证 | 第25-43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5-27页 |
3.1.1 逆转录实时PCR荧光定量方法-RT-qPCR | 第25-26页 |
3.1.2 芯片杂交 | 第26页 |
3.1.3 RNA-seq深度测序法 | 第26页 |
3.1.4 miRNA衍生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方法 | 第26-27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27-29页 |
3.2.1 数据集 | 第27页 |
3.2.2 miRFLP方法测定 | 第27页 |
3.2.3 机器学习模型 | 第27-28页 |
3.2.4 特征选择 | 第28-29页 |
3.2.5 性能评估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1页 |
3.3.1 第一次实验结果分析 | 第29-34页 |
3.3.2 第二次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40页 |
3.3.3 讨论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3-46页 |
4.1 全文总结 | 第43-44页 |
4.2 后续展望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附录 | 第52-59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