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运用脏腑五行生克原理干预肺脾两虚证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1-12页
前言第12-14页
实验研究第14-27页
    1 实验材料第14页
        1.1 实验动物第14页
        1.2 主要仪器第14页
    2 实验方法第14-16页
        2.1 动物分组第14-15页
        2.2 造模方法第15页
        2.3 给药方法第15-16页
        2.4 动物取材第16页
    3 指标检测与方法第16-19页
        3.1 一般情况第16页
        3.2 血清D-木糖含量的测定第16-17页
        3.3 胃肠激素的测定(检测单位:武汉巴菲尔生物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第17-19页
    4 统计学方法及处理第19页
    5 实验结果第19-27页
        5.1 实验动物的一般情况第19-20页
        5.2 大鼠的体重变化第20-21页
        5.3 血清D—木糖含量第21页
        5.4 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第21-22页
        5.5 肺、胃、小肠组织病理改变第22-27页
讨论第27-37页
    1 关于肺脾两虚证模型的建立第27-29页
    2 柴味异功散的组方与药物的文献及药理研究第29-36页
        2.1 柴味异功散的组方第29页
        2.2 柴味异功散方中药物的文献及药理研究第29-36页
            2.2.1 人参第29-30页
            2.2.2 白术第30页
            2.2.3 茯苓第30-31页
            2.2.4 甘草第31-32页
            2.2.5 陈皮第32-33页
            2.2.6 生谷芽第33页
            2.2.7 黄精第33-34页
            2.2.8 五味子第34-35页
            2.2.9 柴胡第35页
            2.2.10 白芍第35-36页
    3 加味异功散、黄味异功散、柴味异功散对肺脾两虚证的作用机制第36-37页
结语第37-38页
参考文献第38-43页
附录第43-51页
    综述 小儿肺脾两虚证的中医药治疗第43-51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节腔内注射联合中药薰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欣胃安神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并失眠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