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微震信号拾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微震信号P波初至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 第12-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第2章 工程尺度下微震信号及特征分析 | 第15-25页 |
2.1 岩石破裂信号 | 第15-17页 |
2.2 爆破信号 | 第17-19页 |
2.3 机械作业信号 | 第19-20页 |
2.3.1 锚杆打钻信号 | 第19页 |
2.3.2 车辆行驶 | 第19页 |
2.3.3 挖机剥岩排险信号 | 第19-20页 |
2.4 电气信号 | 第20-22页 |
2.5 减少干扰提高信噪比的措施 | 第22-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微震信号及其P波初至识别算法 | 第25-32页 |
3.1 微震信号常用识别方法 | 第25-29页 |
3.1.1 时间域的STA/LTA方法 | 第25-27页 |
3.1.2 频谱特征分析的方法 | 第27-28页 |
3.1.3 模式识别法 | 第28-29页 |
3.2 微震信号P波初至常用的拾取方法 | 第29-31页 |
3.2.1 时域分析法 | 第29-30页 |
3.2.2 基于自回归模型的AIC法 | 第30-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工程尺度下微震信号及其P波初至自适应识别AB算法 | 第32-49页 |
4.1 RMA信号分类法 | 第32-34页 |
4.2 参数自适应选取方法 | 第34-40页 |
4.2.1 建立微震信号处理信息数据库 | 第35页 |
4.2.2 微震信号初选预处理 | 第35页 |
4.2.3 Allen算法参数自适应选取 | 第35-40页 |
4.3 自适应识别AB算法 | 第40-43页 |
4.4 AB算法敏感性分析 | 第43-45页 |
4.5 AB算法微震信号及其P波初至拾取精度 | 第45-4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5章 锦屏极深地下实验室微震监测应用及研究 | 第49-55页 |
5.1 工程简介 | 第49-50页 |
5.2 震源定位效果的因素及选取 | 第50-52页 |
5.2.1 定位波速的选取 | 第50-51页 |
5.2.2 定位方法的选取 | 第51-52页 |
5.3 微震信号及其P波初至拾取方法对监测效果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6.2 将来工作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第61-62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