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的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的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4 研究工作与内容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和性能 | 第14-25页 |
2.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原理及简介 | 第14页 |
2.2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特点 | 第14-18页 |
2.2.1 低压电力线载波信道的特性分析 | 第15-17页 |
2.2.2 低压电力线对数据传输的限制 | 第17-18页 |
2.3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在远程抄表系统中的运用 | 第18-19页 |
2.4 已经采取的技术措施分析 | 第19-20页 |
2.5 电力载波远程抄表系统的模型的简介 | 第20-25页 |
第三章 电力载波远程抄表系统新架构解决方案设计和实现 | 第25-36页 |
3.1 抄表系统的系统构架的工程上的优化设计 | 第25-28页 |
3.1.1 电力载波集抄新系统示意图 | 第25-26页 |
3.1.2 数据采集终端(1带N) | 第26-28页 |
3.2 数据采集终端硬件电路 | 第28-31页 |
3.2.1 微控制器(MCU)选型 | 第28-29页 |
3.2.2 系统总体原理图 | 第29-30页 |
3.2.3 抗干扰措施 | 第30-31页 |
3.3 数据采集终端软件设计 | 第31-35页 |
3.3.1 软件设计方法 | 第31-32页 |
3.3.2 软件组成及流程图 | 第32-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电力载波集抄系统新中继路由方案的设计和仿真 | 第36-51页 |
4.1 新路由方案的设计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 第36-38页 |
4.1.1 电力载波抄表系统中继路由技术的难点 | 第36-37页 |
4.1.2 实现电力载波抄表系统中继路由技术的可利用的资源 | 第37页 |
4.1.3 电力载波抄表系统中继路由技术的性能评价问题 | 第37-38页 |
4.2 新路由算法的实现流程思想 | 第38-40页 |
4.3 中继路由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40-48页 |
4.3.1 软件仿真流程 | 第40-45页 |
4.3.2 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45-48页 |
4.4 系统软件功能及运行情况简介 | 第48-50页 |
4.4.1 启停自动抄收功能情况 | 第48页 |
4.4.2 用电负荷曲线查询 | 第48-49页 |
4.4.3 线损分析 | 第49-50页 |
4.4.4 三相平衡分析 | 第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系统测试 | 第51-57页 |
5.1 软件测试 | 第51-53页 |
5.1.1 软件的测试步骤 | 第51-52页 |
5.1.2 软件测试说明 | 第52-53页 |
5.2 硬件测试 | 第53-57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7-58页 |
6.1 对论文的总结 | 第57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