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8-30页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8-20页 |
1.2 气体燃烧爆炸研究综述 | 第20-28页 |
1.2.1 层流燃烧研究方法与进展 | 第20-24页 |
1.2.2 气体爆轰理论与研究进展 | 第24-28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28-30页 |
第2章 静电点火装置设计与火花能量释放规律研究 | 第30-40页 |
2.1 引言 | 第30页 |
2.2 电火花放电原理 | 第30-32页 |
2.3 电火花点火系统设计 | 第32-34页 |
2.3.1 静电点火系统工作原理 | 第32页 |
2.3.2 点火系统技术参数选择 | 第32-34页 |
2.4 放电特性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34-38页 |
2.4.1 电火花放电特性研究 | 第34页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34-36页 |
2.4.3 电火花能量计算 | 第36-3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火花能量对可燃气体点火过程的影响 | 第40-62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火花能量对电火花点火过程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 电火花诱导爆炸波特性研究 | 第44-54页 |
3.3.1 爆炸波理论 | 第45-47页 |
3.3.2 电火花诱导爆炸波参数研究 | 第47-48页 |
3.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3.4 点火能量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 第54-60页 |
3.4.1 点火能量对燃烧波扩展速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3.4.2 小能量点火时爆炸罐内压力的变化规律 | 第57-6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4章 可燃气体层流火焰传播特性研究 | 第62-116页 |
4.1 引言 | 第62-63页 |
4.2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第63-66页 |
4.2.1 爆炸实验系统 | 第63-64页 |
4.2.2 试验方法 | 第64-66页 |
4.3 球形扩展火焰理论与主要参数 | 第66-69页 |
4.3.1 层流燃烧速度与马克斯坦长度 | 第66-68页 |
4.3.2 预混层流火焰稳定性与表征参数 | 第68-69页 |
4.4 丙烷/空气火焰成长与发展过程 | 第69-77页 |
4.4.1 火焰传播过程与马克斯坦长度 | 第69-72页 |
4.4.2 层流燃烧速度 | 第72-73页 |
4.4.3 火焰稳定性分析 | 第73-77页 |
4.5 氢气/空气火焰成长与发展过程 | 第77-90页 |
4.5.1 火焰传播速度与马克斯坦长度 | 第77-85页 |
4.5.2 层流燃烧速度 | 第85-86页 |
4.5.3 火焰稳定性分析 | 第86-90页 |
4.6 氨气/空气火焰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 | 第90-95页 |
4.6.1 实验方案 | 第90-91页 |
4.6.2 氨气/空气混合物点火与火焰传播速度 | 第91-93页 |
4.6.3 浮力对火焰稳定性的影响 | 第93-95页 |
4.7 氢气/氨气/空气混合物层流火焰传播特性 | 第95-105页 |
4.7.1 氢气/氨气复合燃料组分对火焰传播过程的影响 | 第95-99页 |
4.7.2 氢气/氨气复合燃料层流燃烧速度 | 第99-101页 |
4.7.3 氢气/氨气复合燃料火焰稳定性 | 第101-105页 |
4.8 气体层流燃烧速度与火焰稳定性机理分析 | 第105-113页 |
4.8.1 可燃气体层流燃烧速度 | 第105-107页 |
4.8.2 火焰稳定性机理分析 | 第107-113页 |
4.9 本章小结 | 第113-116页 |
第5章 气体爆轰直接起爆形成过程研究 | 第116-148页 |
5.1 引言 | 第116-117页 |
5.2 实验装置与测试方法 | 第117-119页 |
5.2.1 爆炸实验系统 | 第117页 |
5.2.2 测试方法 | 第117-118页 |
5.2.3 爆轰直接起爆判定标准 | 第118-119页 |
5.2.4 临界爆轰直接起爆能确定 | 第119页 |
5.3 临界爆轰直接起爆能试验结果 | 第119-124页 |
5.3.1 当量比对临界起爆能的影响 | 第119-122页 |
5.3.2 初始压力对临界起爆能的影响 | 第122-124页 |
5.4 临界起爆能量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 | 第124-131页 |
5.4.1 Zeldovich准则与临界起爆能分析 | 第124-127页 |
5.4.2 表面能量模型预测临界起爆能 | 第127-131页 |
5.5 爆轰直接起爆过程与起爆机理讨论 | 第131-145页 |
5.5.1 起爆初期爆炸波速度与结构演化过程 | 第131-136页 |
5.5.2 临界起爆状态与自加速机制 | 第136-140页 |
5.5.3 球形爆轰胞格的形成与起爆机制 | 第140-14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45-14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48-154页 |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148-150页 |
6.2 本文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 第150-151页 |
6.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51-154页 |
参考文献 | 第154-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