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海洋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施加消油剂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形成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0页
    1.1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第9-12页
        1.1.1 国内外海洋溢油现状第9-10页
        1.1.2 海洋石油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第10-12页
    1.2 溢油事故处置技术的发展第12-14页
        1.2.1 物理处理法第12页
        1.2.2 化学处理法第12-14页
        1.2.3 生物处理法第14页
    1.3 石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的定义、研究现状及进展第14-18页
        1.3.1 石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的定义第14-15页
        1.3.2 石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的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3 石油-悬浮颗粒物凝聚体形成的机理研究第17-18页
    1.4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课题研究目标第18-19页
        1.4.2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0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实验方法第20-37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实验试剂及实验样品第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37页
        2.2.1 沉积物样品采集和理化性质测定第21-24页
        2.2.2 原油样品采集和理化性质测定第24-27页
        2.2.3 消油剂的选择和理化性质测定第27-28页
        2.2.4 海水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第28-29页
        2.2.5 化学消油剂用量对原油密度、粘度的影响实验方法第29页
        2.2.6 化学消油剂用量对原油乳化率影响实验方法第29-33页
        2.2.7 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中油含量的测定方法第33-35页
        2.2.8 沉积物粒径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的影响实验方法第35页
        2.2.9 沉积物的数量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的影响实验方法第35-36页
        2.2.10 转速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形成的影响实验方法第36页
        2.2.11 消油剂用量原油捕获效率的影响实验方法第36-37页
第三章 结果与与讨论第37-58页
    3.1 沉积物理化性质结果第37-38页
        3.1.1 四种沉积物粒径分布第37页
        3.1.2 四种沉积物真密度第37-38页
        3.1.3 四种沉积物有机质含量第38页
    3.2 原油样品理化性质结果第38-41页
        3.2.1 三种原油密度第38-39页
        3.2.2 三种原油粘度第39-40页
        3.2.3 三种原油四组分含量第40-41页
    3.3 消油剂理化性质结果第41-42页
    3.4 化学消油剂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2-49页
        3.4.1 化学消油剂对原油密度的影响第42-45页
        3.4.2 化学消油剂对原油粘度影响第45-47页
        3.4.3 化学消油剂对原油乳化率的影响第47-49页
    3.5 沉积物除油效果的影响研究第49-55页
        3.5.1 沉积物粒径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的影响第49-51页
        3.5.2 沉积物的质量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的影响第51-53页
        3.5.3 转速对石油-悬浮颗粒凝聚体形成的影响第53-55页
    3.6 施加消油剂对凝聚体原油捕获效率的影响研究第55-58页
        3.6.1 消油剂对胜利原油捕获效率的影响第55-56页
        3.6.2 消油剂对胜采二矿原油捕获效率的影响第56页
        3.6.3 消油剂对坨四原油捕获效率的影响第56-5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58-60页
    4.1 研究结论第58-59页
    4.2 研究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6页
附录第66-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FPGA的超声测量技术研究
下一篇:区域气象灾害风险评价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