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一 护肝片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 历史沿革与方解 | 第9页 |
2 工艺研究 | 第9-10页 |
3 质量标准研究 | 第10-12页 |
4 药理学研究 | 第12页 |
5 临床应用 | 第12页 |
二 方中各单味药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 五味子 | 第12-13页 |
2 柴胡 | 第13页 |
3 茵陈 | 第13-14页 |
4 板蓝根 | 第14页 |
5 猪胆粉 | 第14-15页 |
6 绿豆 | 第15页 |
三 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 中药指纹图谱的起源及特点 | 第16页 |
2 中药指纹图谱的方法学 | 第16-18页 |
3 中药指纹图谱信息的分析评价 | 第18-20页 |
4 展望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实验研究 | 第26-97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第一部分 护肝片质量评价参数的研究 | 第27-66页 |
第一章 护肝片的薄层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 第27-3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2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7-36页 |
·护肝片的薄层鉴别 | 第27-29页 |
·护肝片4种木脂素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 第29-3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第二章 护肝片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 | 第38-4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8-45页 |
·色谱条件 | 第38页 |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38-39页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测定法 | 第39-40页 |
·方法学考察 | 第40-44页 |
·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 第44-45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三章 护肝片溶出度测定 | 第48-6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8-64页 |
·护肝片中五味子4种指标成分溶出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48-49页 |
·护肝片中五味子4种指标成分溶出度的测定 | 第49-53页 |
·护肝片中五味子4种指标成分溶出曲线相似因子拟合 | 第53-56页 |
·护肝片中五味子4种指标成分的溶出机制探讨 | 第56-58页 |
·护肝片中五味子4种指标成分的溶出参数计算 | 第58-61页 |
·护肝片溶出60min时指纹图谱分析 | 第61-62页 |
·护肝片崩解时间的比较 | 第62页 |
·护肝片各指标成分的溶出度与崩解时间的相关性 | 第62-64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4-66页 |
第二部分 护肝片工艺变更与质量参数相关性研究 | 第66-97页 |
第一章 五味子醇提工艺优化研究 | 第66-90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6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6-88页 |
·提取次数的单因素考察 | 第66-67页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五味子提取工艺 | 第67-88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88-90页 |
第二章 辅料对护肝片质量参数的影响 | 第90-9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9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90-96页 |
·改变制粒辅料分别制备护肝片样品 | 第90页 |
·不同辅料制得护肝片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较 | 第90-91页 |
·不同辅料制得护肝片的指纹图谱比较 | 第91-92页 |
·不同辅料制得护肝片的4种指标成分溶出度比较 | 第92-95页 |
·不同辅料制得护肝片溶出60min时指纹图谱比较 | 第95-96页 |
·不同辅料相同压力下制得的护肝片硬度与崩解时间的比较 | 第9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96-97页 |
全文总结与讨论 | 第97-100页 |
附图 | 第100-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个人简历 | 第105页 |
基本信息 | 第105页 |
教育经历 | 第105页 |
奖励荣誉 | 第105页 |
硕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