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5页 |
2.1 利率市场化 | 第16-19页 |
2.1.1 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 第16页 |
2.1.2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1.3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回顾 | 第17-19页 |
2.2 利率风险 | 第19-21页 |
2.2.1 利率风险概述 | 第19页 |
2.2.2 利率风险分类 | 第19-21页 |
2.3 利率风险管理 | 第21-25页 |
2.3.1 利率风险管理步骤 | 第21页 |
2.3.2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 | 第21-22页 |
2.3.3 利率风险测度 | 第22-25页 |
第三章 村镇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现状 | 第25-32页 |
3.1 利率风险识别 | 第25-27页 |
3.1.1 利率风险敏感缺口分析 | 第25-27页 |
3.1.2 利率预测分析 | 第27页 |
3.2 利率风险管理评估 | 第27-28页 |
3.2.1 人才配备分析 | 第27-28页 |
3.3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 | 第28页 |
3.3.1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分析 | 第28页 |
3.3.2 利率风险管理实施分析 | 第28页 |
3.4 应对利率风险能力分析 | 第28-32页 |
3.4.1 资产负债率分析 | 第29-30页 |
3.4.2 资本充足率分析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村镇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7页 |
4.1 利率风险识别中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4.1.1 利率预测机制不成熟 | 第32-33页 |
4.1.2 利率风险测度不精准 | 第33页 |
4.2 利率风险评估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4.2.1 村镇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滞后 | 第33-34页 |
4.2.2 缺乏高效的利率管理机构和专业人才 | 第34页 |
4.3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选择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4.3.1 金融产品创新机制不成熟 | 第34-35页 |
4.3.2 利率风险的管理方法不当 | 第35页 |
4.4 村镇银行应对利率风险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4.4.1 资金实力单薄 | 第35页 |
4.4.2 资产负债率过高和资本充足率过低 | 第35-36页 |
4.4.3 业务定位有误 | 第36-37页 |
第五章 加强村镇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 | 第37-43页 |
5.1 利率风险识别方面 | 第37-38页 |
5.1.1 加快利率预测机制的建设 | 第37-38页 |
5.1.2 改进利率风险测度方法 | 第38页 |
5.1.3 为村镇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38页 |
5.2 利率风险评估方面 | 第38-39页 |
5.2.1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 第38-39页 |
5.2.2 提高利率自主定价能力 | 第39页 |
5.3 利率风险管理方法的选择和实施方面 | 第39-41页 |
5.3.1 建立分散转移风险制度 | 第39页 |
5.3.2 培养和引进人才,防范利率风险 | 第39-40页 |
5.3.3 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定价机制 | 第40-41页 |
5.4 村镇银行应对利率风险能力方面 | 第41-43页 |
5.4.1 提高银行应对利率风险能力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