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边坡稳定性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1.2.1 定性分析 | 第12页 |
1.2.2 定量分析 | 第12-16页 |
1.3 常见支挡结构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 第16页 |
1.4 启发式算法及其在边坡与支挡结构中的应用 | 第16-25页 |
1.4.1 最优化问题 | 第16-18页 |
1.4.2 启发式算法概述 | 第18页 |
1.4.3 常用启发式算法 | 第18-24页 |
1.4.4 启发式算法在边坡与支挡结构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第2章 启发式算法及其改进方法 | 第27-43页 |
2.1 引言 | 第27-28页 |
2.2 基本万有引力算法(GSA) | 第28-30页 |
2.2.1 算法背景 | 第28-29页 |
2.2.2 算法思想 | 第29页 |
2.2.3 算法流程 | 第29-30页 |
2.2.4 参数说明 | 第30页 |
2.3 粒子群万有引力算法(PGSA) | 第30-34页 |
2.3.1 粒子群算法 | 第30-32页 |
2.3.2 粒子群万有引力算法 | 第32-33页 |
2.3.3 数值实验验证 | 第33-34页 |
2.4 混合启发式算法(HHA) | 第34-37页 |
2.4.1 算法思想 | 第34-36页 |
2.4.2 算法流程 | 第36-37页 |
2.4.3 数值试验验证 | 第37页 |
2.5 混沌万有引力算法(CGSA) | 第37-42页 |
2.5.1 混沌算法 | 第37-39页 |
2.5.2 混沌万有引力算法 | 第39-4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B样条边坡临界滑面搜索 | 第43-51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基于B样条逼近的边坡任意滑面模拟方法 | 第44-46页 |
3.2.1 控制点序列与搜索变量 | 第44页 |
3.2.2 基于B样条函数边坡临界滑面的生成 | 第44页 |
3.2.3 曲线端点的处理 | 第44-45页 |
3.2.4 滑面合理性控制 | 第45-46页 |
3.3 基于混合启发式算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 第46-47页 |
3.4 算例验证 | 第47-4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基于粒子群万有引力算法的土钉支护受力分析 | 第51-63页 |
4.1 引言 | 第51-52页 |
4.2 计算思路 | 第52-54页 |
4.3 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斜条分法 | 第54-57页 |
4.3.1 斜条分 | 第54页 |
4.3.2 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斜条分法 | 第54-57页 |
4.4 基于钉上土拱效应的土钉力计算 | 第57-61页 |
4.4.1 土钉支护机理与钉上土拱效应 | 第57-58页 |
4.4.2 基于钉上土拱效应的土钉力计算 | 第58页 |
4.4.3 土钉支护分析模型与土钉力求解流程 | 第58-60页 |
4.4.4 Clouterre项目1号墙实例验证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基于混沌万有引力算法有限填土地震主动土压力上限解计算方法 | 第63-74页 |
5.1 引言 | 第63-64页 |
5.2 有限填土破坏机制与计算原理 | 第64-65页 |
5.2.1 模型参数与基本假定 | 第64页 |
5.2.2 滑裂面的发展形式 | 第64-65页 |
5.3 有限填土主动土压力计算 | 第65-70页 |
5.3.1 模式1 | 第65-68页 |
5.3.2 模式2 | 第68-70页 |
5.4 混沌万有引力算法求解 | 第70页 |
5.5 算例验证 | 第70-71页 |
5.6 计算对比与分析 | 第71-72页 |
5.6.1 与库伦法对比 | 第71-72页 |
5.6.2 地震系数的影响 | 第72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