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三江平原草本泥炭沼泽温室气体排放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6-24页
        1.2.1 泥炭沼泽分布第16-18页
        1.2.2 泥炭沼泽中甲烷排放动态第18-22页
        1.2.3 不同泥炭沼泽类型甲烷排放第22-23页
        1.2.4 泥炭沼泽的碳汇功能第23-24页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第24-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6页
        1.3.3 创新点第26-28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域环境概况第28-32页
    2.1 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概况第28-30页
        2.1.1 地形地貌第28页
        2.1.2 气候概况第28-29页
        2.1.3 土壤特征第29页
        2.1.4 植被状况第29-30页
    2.2 研究样地自然环境概括第30-32页
第三章 三江平原草本泥炭沼泽温室气体排放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32-60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3-36页
        3.1.1 温室气体排放速率监测第33-34页
        3.1.2 土壤孔隙水及气体采集与分析第34-35页
        3.1.3 环境和生物因子测定第35-36页
        3.1.4 统计分析第36页
    3.2 CH_4 排放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36-46页
        3.2.1 环境因子变化动态第36-38页
        3.2.2 CH_4 排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38页
        3.2.3 CH_4 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第38-39页
        3.2.4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CH_4 排放初步估算第39-40页
        3.2.5 三江平原泥炭沼泽不同土壤深度孔隙水中CH_4 浓度第40-46页
    3.3 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呼吸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46-53页
        3.3.1 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46页
        3.3.2 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呼吸排放通量初步估算第46-49页
        3.3.3 泥炭沼泽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第49-52页
        3.3.4 泥炭沼泽土壤呼吸贡献率第52页
        3.3.5 启示第52-53页
    3.4 N_2O排放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53-58页
        3.4.1 N_2O排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动态第53-54页
        3.4.2 N_2O排放主要影响因素第54-56页
        3.4.3 与国内其他泥炭沼泽类型的比较第56-58页
    3.5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不同水文情势对毛苔草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CH_4 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60-72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60-61页
        4.1.1 实验装置第60-61页
        4.1.2 气体排放速率监测第61页
        4.1.3 统计分析第61页
    4.2 干湿交替对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CH_4 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61-66页
        4.2.1 干湿交替对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CH_4 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61-64页
        4.2.2 讨论第64-66页
    4.3 恒定水位对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CH_4 和N_2O排放的影响第66-70页
    4.3 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火烧对毛苔草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影响第72-8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2-73页
    5.2 增温对毛苔草泥炭沼泽碳排放的短期影响第73-76页
    5.3 火烧对毛苔草泥炭沼泽碳排放的影响第76-80页
第六章 泥炭沼泽不同开垦时期对甲烷产生和氧化潜能的影响第80-86页
    6.1 材料和方法第80-82页
        6.1.1 样品采集与试验装置第80-81页
        6.1.2 统计分析第81-82页
    6.2 不同开垦时期对泥炭沼泽甲烷产生潜能的影响第82-83页
    6.3 不同开垦时期对泥炭沼泽甲烷氧化潜能的影响第83-8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86-90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86-87页
        7.1.1 三江平原草本泥炭沼泽温室气体排放动态及其影响因素第86-87页
        7.1.2 不同水文情势对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CH_4 和N_2O的影响第87页
        7.1.3 火烧对泥炭沼泽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第87页
        7.1.4 泥炭沼泽垦殖过程中产甲烷潜能和甲烷氧化潜能的变化第87页
    7.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87-90页
参考文献第90-11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系多层叠置含水系统及煤层气合排水源判识--以黔西珠藏向斜为例
下一篇:基于外差双光学频率梳的多波长干涉测距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