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0-15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1.3 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8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1.3 相关理论及概念阐述 | 第18-21页 |
1.3.1 第二性与女性主义的研究视角 | 第18-19页 |
1.3.2 符号学与结构主义符号学 | 第19-20页 |
1.3.3 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 | 第20-21页 |
第2章 研究设计及样本选择 | 第21-29页 |
2.1 研究假设及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2.1.1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2.1.2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2.2 抽样方法及结果 | 第22-26页 |
2.2.1 抽样方法 | 第22-25页 |
2.2.2 样本选择结果 | 第25-26页 |
2.3 分析框架、分析维度及分析单位 | 第26-29页 |
2.3.1 故事背景分析维度及分析单位 | 第27页 |
2.3.2 故事情节分析维度及分析单位 | 第27-28页 |
2.3.3 故事冲突分析维度及分析单位 | 第28-29页 |
第3章 数据分析 | 第29-50页 |
3.1 故事背景维度 | 第29-30页 |
3.2 故事情节维度 | 第30-48页 |
3.2.1 人物 | 第31-46页 |
3.2.2 画面 | 第46-47页 |
3.2.3 音乐 | 第47-48页 |
3.3 故事冲突维度 | 第48-50页 |
第4章 结语:国内热门电视剧中女性角色的第二性呈现特征 | 第50-61页 |
4.1 在故事背景维度中存在女性话语权被淹没的偏向 | 第50-51页 |
4.2 在故事情节维度中存在被变成的“第二性”的偏向 | 第51-57页 |
4.3 在故事冲突维度中存在成为男性角色附属的偏向 | 第57-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