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系统资源分析的城域传送网预警机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传送网的演进过程 | 第10-11页 |
| ·传送网的分层结构 | 第11-14页 |
| ·逻辑拓扑分层理论 | 第12-13页 |
| ·作用环境及技术侧重分层理论 | 第13-14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城域传送网 | 第16-23页 |
| ·城域网简介 | 第16-19页 |
| ·城域网的基本概念 | 第16-18页 |
| ·城域网发展的新特点 | 第18-19页 |
| ·城域网的层次结构 | 第19-21页 |
| ·骨干层网络组织方式 | 第19页 |
| ·汇聚层网络组织方式 | 第19-20页 |
| ·接入层网络组织方式 | 第20-21页 |
| ·传送网管理情况分析 | 第21-22页 |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网络资源分析方法 | 第23-34页 |
| ·SDH环网中的通道资源分析方法 | 第23-29页 |
| ·通道占用率的定义和计算 | 第23-25页 |
| ·不同类型的环网分析 | 第25-29页 |
| ·光缆传输资源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 ·光缆覆盖率 | 第30-31页 |
| ·光缆在节点路由度数 | 第31-32页 |
| ·光缆的纤芯利用率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资源预警机制 | 第34-58页 |
| ·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 | 第34-36页 |
| ·预警机制的建立指导原则 | 第34-35页 |
| ·预警机制的结构 | 第35-36页 |
| ·预警体系相关指标 | 第36-46页 |
| ·管道与光缆层面 | 第37-39页 |
| ·波分层面 | 第39-40页 |
| ·SDH层面 | 第40-44页 |
| ·安全层面 | 第44-46页 |
| ·预警体系的指标分类利评估 | 第46-49页 |
| ·指标的分类 | 第46页 |
| ·指标的评估 | 第46-49页 |
| ·各项指标的预警值 | 第49-55页 |
| ·管道层面 | 第49页 |
| ·光缆层而 | 第49-50页 |
| ·波分层面 | 第50-51页 |
| ·SDH层面 | 第51-54页 |
| ·网络安全 | 第54-55页 |
| ·预警指标评估标准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五章 预警机制的应用 | 第58-70页 |
| ·预警体系指标影响因素 | 第58-60页 |
| ·光缆层面 | 第58-59页 |
| ·波分层面 | 第59页 |
| ·SDH传送层 | 第59-60页 |
| ·预警机制的使用方法 | 第60-65页 |
| ·指标数据的处理 | 第60-61页 |
| ·输出的报告文件 | 第61-65页 |
| ·预警体系的应用 | 第65-69页 |
| ·对扩容建设的指导 | 第65-67页 |
| ·具体应用的相关建议 | 第67-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