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中的阶层公平问题研究--基于武汉、西安两地的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22-24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22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2-24页 |
第2章 自主招生公平分析理论框架 | 第24-30页 |
2.1 教育公平 | 第24-25页 |
2.2 高等教育公平 | 第25-26页 |
2.3 社会分层 | 第26-27页 |
2.4 弱势阶层参与自主招生公平问题研究 | 第27-28页 |
2.5 弱势阶层参与自主招生公平的基本分析框架 | 第28-30页 |
第3章 社会分层与高校自主招生公平的实证研究 | 第30-46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30-31页 |
3.2 数据来源 | 第31页 |
3.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31-46页 |
3.3.1 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 | 第31-36页 |
3.3.2 入学机会的差异 | 第36-40页 |
3.3.3 招生质量的差异 | 第40-46页 |
第4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46-52页 |
4.1 弱势阶层获得自主招生信息渠道不畅通 | 第46-47页 |
4.2 弱势阶层参与自主招生入学机会小 | 第47-48页 |
4.3 不同社会阶层参与自主招生产生质量差距 | 第48-52页 |
第5章 构建高校自主招生公平机制的思考 | 第52-56页 |
5.1 加强招生宣传,拓宽信息渠道 | 第52页 |
5.2 招生名额合理投放 | 第52-54页 |
5.3 采取经济补偿措施 | 第54页 |
5.4 建立合理的考试选拨标准 | 第54-55页 |
5.5 招生透明化,加强社会监督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
附录一 | 第64-67页 |
附录二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