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收征管改革新形势下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0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0页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4 创新与不足第12页
2 对新征管模式的理解和把握第12-13页
    2.1 新征管模式提出的时代背景第12-13页
    2.2 新征管模式的内涵第13页
3 纳税服务在新征管模式下的定位第13-14页
    3.1 纳税服务的基本概念第13页
    3.2 新征管模式下纳税服务的基本定位第13-14页
4 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第14-17页
    4.1 纳税服务体系的概念第14-15页
    4.2 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现状第15-17页
        4.2.1 理论支撑体系第15页
        4.2.2 制度安排体系第15页
        4.2.3 服务载体体系第15-16页
        4.2.4 服务业务体系第16页
        4.2.5 支撑保障体系第16-17页
        4.2.6 绩效评价体系第17页
5 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议第17-24页
    5.1 理论支撑体系第17-18页
        5.1.1 充分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理念指导纳税服务工作第17-18页
        5.1.2 建立开放的纳税服务理论体系第18页
    5.2 制度安排体系第18-19页
        5.2.1 在高层次的制度安排上体现征管改革的总体趋势第18页
        5.2.2 在中低层次的制度安排上体现征管改革的具体要求第18-19页
    5.3 服务载体体系第19-21页
        5.3.1 推动办税服务厅转型第19-20页
        5.3.2 突出12366在纳税服务工作中的统筹作用第20页
        5.3.3 进一步扩大网上办税的覆盖面第20页
        5.3.4 积极培育中介服务市场第20-21页
    5.4 服务业务体系第21-22页
        5.4.1 注重辅导、宣传的合理有效第21页
        5.4.2 构建新的纳税咨询格局第21页
        5.4.3 促进一般办税业务结构调整第21-22页
        5.4.4 逐步做实权益保护制度第22页
        5.4.5 建立纳税人信用记录体系第22页
    5.5 支撑保障体系第22-23页
        5.5.1 继续强化纳税服务机构第22-23页
        5.5.2 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第23页
        5.5.3 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第23页
    5.6 绩效评价体系第23-24页
        5.6.1 内部评价指数化第23页
        5.6.2 推动绩效评价电子化第23页
        5.6.3 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第23-24页
        5.6.4 引入第三方评价第24页
6 纳税服务体系理论的本地化实践第24-41页
    6.1 分析概述第24-25页
        6.1.1 分析说明第24页
        6.1.2 分析目标第24-25页
    6.2 系统数据统计分析第25-39页
        6.2.1 等候时间第25-29页
            6.2.1.1 平均等候时间第26-27页
            6.2.1.2 等候超时率第27-29页
        6.2.3 办理时间第29-34页
            6.2.3.1 平均票号办理时间第30-31页
            6.2.3.2 平均业务办理时间第31-33页
            6.2.3.3 办理超时率第33-34页
        6.2.4 业务量与票号量第34-36页
        6.2.5 预警第36-39页
            6.2.5.1 预警发生率第36-38页
            6.2.5.2 预警处置率第38-39页
    6.3 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第39-40页
        6.3.1 存在问题及原因第39-40页
        6.3.2 改进建议第40页
    6.4 数据分析结论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
下一篇: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