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1 绪论 | 第12-33页 |
| 1.1 水资源现状 | 第12-13页 |
| 1.2 膜分离技术 | 第13-16页 |
| 1.2.1 膜分离技术概述 | 第13-15页 |
| 1.2.2 纳米技术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 | 第15-16页 |
| 1.3 纳米粒子杂化膜 | 第16-23页 |
| 1.3.1 传统纳米杂化膜 | 第16-17页 |
| 1.3.2 薄膜纳米复合膜 | 第17-19页 |
| 1.3.3 纳米杂化膜基复合薄膜 | 第19-20页 |
| 1.3.4 纳米粒子表面修饰杂化膜 | 第20-23页 |
| 1.4 纳米粒子杂化膜原位制备技术 | 第23-29页 |
| 1.4.1 原位溶胶凝胶 | 第24-25页 |
| 1.4.2 原位化学还原 | 第25-28页 |
| 1.4.3 其他原位制备技术 | 第28-29页 |
| 1.5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9-33页 |
| 1.5.1 课题的提出 | 第29-30页 |
| 1.5.2 课题研究思路 | 第30-33页 |
| 2 Ag/PVDF原位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抗污染性能 | 第33-52页 |
| 2.1 引言 | 第33-34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9页 |
| 2.2.1 实验药品 | 第34页 |
| 2.2.2 Ag/PVDF原位杂化膜的制备 | 第34-35页 |
| 2.2.3 分相动力学研究 | 第35-36页 |
| 2.2.4 Ag/PVDF原位杂化膜的表征 | 第36-38页 |
| 2.2.5 Ag纳米粒子的流失评价 | 第38页 |
| 2.2.6 抗有机污染性能评价 | 第38-39页 |
| 2.2.7 抗菌性能评价 | 第39页 |
| 2.2.8 抗生物污染性能评价 | 第39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50页 |
| 2.3.1 分相动力学 | 第39-40页 |
| 2.3.2 Ag/PVDF原位杂化膜表征 | 第40-45页 |
| 2.3.3 Ag/PVDF原位杂化膜超滤性能 | 第45页 |
| 2.3.4 Ag浸出分析 | 第45-47页 |
| 2.3.5 杂化膜抗有机污染性能 | 第47-48页 |
| 2.3.6 杂化膜抗菌性能 | 第48-50页 |
| 2.3.7 杂化膜抗生物污染性能 | 第5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3 ZnO/PES原位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抗有机污染性能 | 第52-66页 |
| 3.1 引言 | 第52-54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54-57页 |
| 3.2.1 实验药品 | 第54页 |
| 3.2.2 ZnO纳米粒子溶胶的制备 | 第54-55页 |
| 3.2.3 ZnO/PES杂化膜的制备 | 第55页 |
| 3.2.4 ZnO/PES杂化膜的表征 | 第55-56页 |
| 3.2.5 模拟污染物与合成污染物溶液的配置 | 第56-57页 |
| 3.2.6 抗有机污染性能评价 | 第57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 3.3.1 ZnO纳米粒子形貌表征 | 第57-58页 |
| 3.3.2 ZnO/PES原位杂化膜的形貌与结构分析 | 第58-62页 |
| 3.3.3 ZnO/PES原位杂化膜的超滤性能 | 第62-64页 |
| 3.3.4 ZnO/PES原位杂化膜的抗污染性能 | 第64-65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4 自组装TiO_2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抗有机污染性能 | 第66-86页 |
| 4.1 引言 | 第66-68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68-70页 |
| 4.2.1 实验药品 | 第68页 |
| 4.2.2 自组装TiO_2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制备 | 第68-69页 |
| 4.2.3 自组装TiO_2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表征 | 第69-70页 |
| 4.2.4 自组装TiO_2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超滤及抗有机污染性能 | 第70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0-84页 |
| 4.3.1 杂化膜的结构分析 | 第70-73页 |
| 4.3.2 TiO_2纳米粒子自组装结构及自组装机理研究 | 第73-75页 |
| 4.3.3 TiO_2纳米粒子的稳定性研究 | 第75-77页 |
| 4.3.4 杂化膜的形貌及表面性能分析 | 第77-79页 |
| 4.3.5 杂化膜的超滤性能 | 第79-81页 |
| 4.3.6 杂化膜的抗有机污染性能评价 | 第81-84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 5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超滤膜的污染行为及抗污染机理研究 | 第86-102页 |
| 5.1 引言 | 第86-88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88-90页 |
| 5.2.1 实验药品 | 第88页 |
| 5.2.2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制备 | 第88页 |
| 5.2.3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污染行为 | 第88页 |
| 5.2.4 AFM分子间吸附力测量 | 第88-89页 |
| 5.2.5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抗污染机理 | 第89-90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0-101页 |
| 5.3.1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污染行为研究 | 第90-93页 |
| 5.3.2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抗污染机理的探究 | 第93-97页 |
| 5.3.3 纳米粒子原位杂化膜的污染过程模拟研究 | 第97-10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2-105页 |
| 6.1 结论 | 第102-103页 |
| 6.2 创新点 | 第103-104页 |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27页 |
| 致谢 | 第127-129页 |
| 附录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