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6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3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1.5.1 可能的创新 | 第17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2.1.1 农村劳动力 | 第18页 |
2.1.2 农村劳动力农业就业 | 第18页 |
2.1.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 | 第18-19页 |
2.1.4 农村劳动力转移 | 第19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1 推拉理论 | 第19页 |
2.2.2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 | 第19-20页 |
2.2.3 托达罗模型理论 | 第20-21页 |
2.2.4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1页 |
2.2.5 新经济迁移理论 | 第21-23页 |
第3章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分析 | 第23-30页 |
3.1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历程 | 第23-25页 |
3.2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 第25页 |
3.3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现状 | 第25-29页 |
3.3.1 非农就业比重不断上升 | 第25-26页 |
3.3.2 外出劳动力以男性为主 | 第26页 |
3.3.3 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高 | 第26-27页 |
3.3.4 非农就业行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 第27-28页 |
3.3.5 非农就业区域较集中 | 第28页 |
3.3.6 就业服务上组织化程度不高 | 第28-2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4章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动因分析 | 第30-33页 |
4.1 人地矛盾 | 第30-31页 |
4.2 城乡收入差距 | 第31-32页 |
4.3 流入成本低 | 第32页 |
4.4 特别的“相对剥夺感”的心理动因 | 第32-33页 |
第5章 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3-39页 |
5.1 样本来源 | 第33页 |
5.2 模型建立与分析 | 第33-35页 |
5.2.1 实证模型 | 第33-34页 |
5.2.2 主要变量及统计特征 | 第34-35页 |
5.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35-38页 |
5.3.1 劳动力的个人特征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 第35-36页 |
5.3.2 农户家庭特征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 第36-37页 |
5.3.3 社会特征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 | 第37-3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6章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措施及经验借鉴 | 第39-47页 |
6.1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措施 | 第39-44页 |
6.1.1 英国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措施 | 第39-40页 |
6.1.2 美国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措施 | 第40-41页 |
6.1.3 日本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的措施 | 第41-42页 |
6.1.4 印度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措施 | 第42-44页 |
6.2 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经验借鉴 | 第44-47页 |
6.2.1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非农就业的推动力 | 第44页 |
6.2.2 让第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吸收农村劳动力的主力军 | 第44-45页 |
6.2.3 提高农民素质是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前提 | 第45页 |
6.2.4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农村劳动力实现非农就业的重要保证 | 第45-47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47-52页 |
7.1 本文研究结论 | 第47-48页 |
7.2 促进湖南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对策建议 | 第48-52页 |
7.2.1 加快户籍制度变革进程 | 第48页 |
7.2.2 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8页 |
7.2.3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与培训 | 第48-50页 |
7.2.4 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网络体系 | 第50页 |
7.2.5 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 | 第50页 |
7.2.6 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化进程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