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1.1 光纤通信的高速发展 | 第9-11页 |
| 1.2 色散监测意义 | 第11-12页 |
| 1.3 色散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4 本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5页 |
| 2 基于光纤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色散监测 | 第15-40页 |
| 2.1 色散展宽原理及信号峰均值比色散监测 | 第15-18页 |
| 2.2 全光色散监测系统中非线性功率传递函数的作用 | 第18-22页 |
| 2.3 四波混频与全光色散监测系统 | 第22-29页 |
| 2.4 全光色散监测仿真结果分析 | 第29-37页 |
| 2.5 NPTF测量实验 | 第37-39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3 基于功率波形自相关函数的色散监测 | 第40-52页 |
| 3.1 基于ACF的色散监测系统原理 | 第40-43页 |
| 3.2 高级调制格式色散监测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6页 |
| 3.3 对损伤因素不敏感色散监测 | 第46-49页 |
| 3.4 奈奎斯特脉冲信号色散监测 | 第49-51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调制格式识别系统中色散监测的应用 | 第52-59页 |
| 4.1 改进的AAH-MFI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52-54页 |
| 4.2 偏振复用和非偏振复用信号区分 | 第54-57页 |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 附录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