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水资源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1 工业废水污染现状 | 第11页 |
1.1.2 农业废水污染现状 | 第11-12页 |
1.1.3 生活废水污染现状 | 第12页 |
1.2 抗生素污染 | 第12-24页 |
1.2.1 抗生素的种类 | 第12-14页 |
1.2.2 抗生素废水治理技术 | 第14-22页 |
1.2.3 磺胺类抗生素废水治理现状——以磺胺二甲嘧啶为例 | 第22-24页 |
1.3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污染 | 第24-27页 |
1.3.1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种类及污染现状 | 第24-25页 |
1.3.2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去除现状——以甲草胺为例 | 第25-27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特色和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Fe~(2+)/TPP活化分子氧型类Fenton体系降解磺胺二甲嘧啶的研究 | 第28-41页 |
2.1 引言 | 第28-2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9-32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9-30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0页 |
2.2.3 储备液的配制 | 第30-31页 |
2.2.4 SMZ的降解实验 | 第31页 |
2.2.5 可溶性亚铁和总铁含量的测定实验 | 第31页 |
2.2.6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31-32页 |
2.2.7 分析测试方法 | 第32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2-40页 |
2.3.1 Fe~(2+)/TPP活化分子氧型类Fenton体系中SMZ的降解 | 第32-35页 |
2.3.2 Fe~(2+)/TPP活化分子氧型类Fenton体系降解SMZ的机理探究 | 第35-37页 |
2.3.3 SMZ在Fe~(2+)/TPP活化分子氧型类Fenton体系中的降解路径 | 第37-39页 |
2.3.4 SMZ在Fe~(2+)/TPP活化分子氧型类Fenton体系中的矿化情况 | 第39-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抗坏血酸增强Fe_3O_4/H_2O_2类Fenton体系降解甲草胺的研究 | 第41-61页 |
3.1 引言 | 第41-4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2-46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42-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页 |
3.2.3 储备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3.2.4 甲草胺的降解实验 | 第44页 |
3.2.5 活性物种捕获实验 | 第44页 |
3.2.6 ·OH的测定实验 | 第44-45页 |
3.2.7 抗坏血酸浓度的测定实验 | 第45页 |
3.2.8 分析测试方法 | 第45-4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6-60页 |
3.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表征 | 第46-47页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 | 第47页 |
3.3.3 Fe_3O_4/H_2O_2/AA体系中甲草胺的降解 | 第47-50页 |
3.3.4 条件优化实验 | 第50-51页 |
3.3.5 抗坏血酸的作用 | 第51-54页 |
3.3.6 Fe_3O_4/H_2O_2/AA体系降解甲草胺的活性氧物种探究 | 第54-55页 |
3.3.7 Fe_3O_4循环利用性能研究 | 第55-56页 |
3.3.8 中间产物及体系作用机理探究 | 第56-6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4页 |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待发表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