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SAPO-11载体催化剂的脂肪酸甲酯加氢脱氧及产物异构化反应性能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9页
    1.1 餐厨垃圾第11-12页
        1.1.1 餐厨垃圾的定义第11页
        1.1.2 餐厨垃圾所含的成分第11-12页
        1.1.3 餐厨垃圾的特点第12页
        1.1.4 餐厨垃圾的处理技术第12页
    1.2 生物柴油第12-17页
        1.2.1 生物柴油的发展历程第13-14页
        1.2.2 油脂类加氢脱氧及异构化反应体系第14-16页
        1.2.3 NiP/SAPO-11催化剂的潜在优势第16-17页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2 催化剂的制备及评价方法第19-27页
    2.1 实验所需药品及仪器第19-20页
        2.1.1 实验药品第19页
        2.1.2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2 载体成型第20页
    2.3 催化剂制备第20-21页
        2.3.1 不同镍含量催化剂的制备第20-21页
        2.3.2 不同镍磷比催化剂的制备第21页
        2.3.3 不同钼催化剂的制备第21页
    2.4 催化剂表征第21-23页
    2.5 催化反应第23-25页
        2.5.1 催化反应过程第23-24页
        2.5.2 恒温区的测定第24-25页
    2.6 产品分析第25-26页
    2.7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催化剂的物性特征分析第27-39页
    3.1 催化剂的织构特性第27-30页
        3.1.1 不同镍负载量催化剂的织构特性第27-28页
        3.1.2 不同镍磷比催化剂的织构特性第28-29页
        3.1.3 不同钼负载量催化剂的织构特性第29-30页
    3.2 催化剂前体还原性能第30-33页
        3.2.1 不同镍负载量催化剂前体的还原温度测定第30-31页
        3.2.2 不同镍磷比催化剂前体的还原温度测定第31-32页
        3.2.3 不同钼负载量催化剂前体的还原温度测定第32-33页
    3.3 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第33-37页
        3.3.1 不同镍负载量催化剂前体的表面酸性第33-34页
        3.3.2 不同镍磷比催化剂前体的表面酸性第34-35页
        3.3.3 不同钼负载量催化剂前体的表面酸性第35-37页
    3.4 典型催化剂的微观形貌及其元素分析第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催化剂的遴选第39-49页
    4.1 催化剂催化性能随镍负载量不同的变化第39-42页
        4.1.1 转化率和C_(15-18)收率随镍负载量的变化情况第39-40页
        4.1.2 产品异构化率随镍负载量的变化情况第40-41页
        4.1.3 产物分布随镍负载量的变化第41-42页
    4.2 催化剂催化性能随镍磷比不同的变化第42-44页
        4.2.1 转化率和C_(15-18)收率随镍磷比不同的变化情况第42-43页
        4.2.2 产品异构化率随镍磷比的变化情况第43-44页
        4.2.3 产物分布随镍磷比的变化情况第44页
    4.3 助剂钼负载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4-47页
        4.3.1 转化率和C_(15-18)收率随助剂钼负载量的变化情况第44-45页
        4.3.2 产品异构化率随钼负载量的变化情况第45-46页
        4.3.3 产物分布随钼负载量的变化第46-47页
    4.4 较优催化剂催化性能对比第47-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 操作变量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9-63页
    5.1 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49-51页
        5.1.1 温度对C_(15-18)收率和原料转化率的影响第49-50页
        5.1.2 温度对异构化率的影响第50页
        5.1.3 温度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0-51页
    5.2 压力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1-54页
        5.2.1 压力对C_(15-18)收率和原料转化率的影响第52页
        5.2.2 压力对异构化率的影响第52-53页
        5.2.3 压力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3-54页
    5.3 重时空速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第54-57页
        5.3.1 重时空速对C_(15-18)收率和原料转化率的影响第55页
        5.3.2 重时空速对异构化率的影响第55-56页
        5.3.3 重时空速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6-57页
    5.4 催化剂催化性能稳定性测定第57-59页
        5.4.1 运行时间对C_(15-18)收率和原料转化率的影响第57-58页
        5.4.2 运行时间对异构化率的影响第58-59页
        5.4.3 运行时间对产物分布的影响第59页
    5.5 催化剂失活原因分析第59-61页
        5.5.1 催化剂元素分析第60页
        5.5.2 热重分析第60-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6 结论第63-65页
    6.1 本论文的研究结论第63-64页
    6.2 下一步需深入研究的方向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共轭聚合物PDBPTBT纳米粒子和三氰基呋喃荧光探针的细胞成像研究
下一篇:A位填满度对(Sr,Ca,Ba)NaNb5O15基陶瓷相结构与电性能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