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肺结核病的概述 | 第13-16页 |
1.1.1 肺结核病的流行现状 | 第13-14页 |
1.1.2 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断现状 | 第14-15页 |
1.1.3 肺结核病的免疫学概况 | 第15-16页 |
1.2 基因芯片技术的概述 | 第16-17页 |
1.2.1 基因芯片技术 | 第16页 |
1.2.2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研究 | 第16-17页 |
1.2.3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疾病机制研究 | 第17页 |
1.2.4 基因芯片技术应用于基因调控网络研究 | 第17页 |
1.3 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 | 第17-20页 |
1.3.1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17-19页 |
1.3.2 聚类分析 | 第19-20页 |
1.3.3 基因调控网络分析 | 第20页 |
1.4 转录调控网络的概述 | 第20-24页 |
1.4.1 转录因子 | 第20-21页 |
1.4.2 转录因子的调控作用 | 第21-22页 |
1.4.3 基因调控网络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1.4.4 基因调控网络的模型 | 第22页 |
1.4.5 转录调控网络建立的意义及应用 | 第22-24页 |
第2章 活动期肺结核基因芯片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 第24-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2.1.1 材料 | 第24-25页 |
2.1.2 方法 | 第25-27页 |
2.2 实验结果 | 第27-40页 |
2.2.1 基因芯片数据的检索与分析结果 | 第27-29页 |
2.2.2 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 | 第29-33页 |
2.2.3 差异基因的信号通路分析 | 第33-37页 |
2.2.4 差异基因调控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第37-4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实验研究及活动期肺结核血液诊断基因集的初步建立 | 第41-52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1-43页 |
3.1.2 实验方法 | 第43-47页 |
3.2 实验结果 | 第47-51页 |
3.2.1 RNA纯度及浓度的测定 | 第47页 |
3.2.2 qPCR验证基因调控网络中SPI1、CEBPB、FCGR1A和ICAM1 mRNA的表达情况 | 第47-48页 |
3.2.3 qPCR验证基因调控网络中SPI1、CEBPB、FCGR1A和ICAM1 mRNA的表达水平 | 第48-50页 |
3.2.4 血液诊断基因集的初步建立 | 第50-5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52-56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附录 | 第67-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