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天然锰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氧化NO性能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9页
    1.1 NO_x的来源、性质、危害、生成机理第16-18页
        1.1.1 NO_x的来源第16页
        1.1.2 NO_x的性质第16-17页
        1.1.3 NO_x的危害第17页
        1.1.4 NO_x的生成机理第17-18页
    1.2 NO_x污染控制技术第18-26页
        1.2.1 湿法脱硝技术第18-19页
        1.2.2 干法脱硝技术第19-26页
            1.2.2.1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第19-21页
            1.2.2.2 SCR催化剂和研究进展第21-22页
            1.2.2.3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第22页
            1.2.2.4 选择性催化氧化法(SCO)第22-23页
            1.2.2.5 SCO催化剂和研究进展第23-26页
    1.3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内容、目的意义第26-29页
        1.3.1 本课题的提出第26-27页
        1.3.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页
        1.3.3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7-2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9-32页
    2.1 试剂和器材第29-30页
        2.1.1 主要试剂第29页
        2.1.2 主要器材第29-30页
    2.2 实验装置第30页
    2.3 实验分析方法第30-32页
        2.3.1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30-31页
        2.3.2 产物的检测与分析第31-32页
第三章 酸浸天然锰矿石低温催化氧化NO第32-43页
    3.1 天然锰矿的选择、制备第32页
        3.1.1 天然锰矿材料的选择第32页
        3.1.2 天然锰矿材料的制备第32页
    3.2 天然锰矿材料的表征结果第32-37页
        3.2.1 XRD分析第33页
        3.2.2 SEM分析第33-34页
        3.2.3 XRF分析第34页
        3.2.4 NH3-TPD分析第34-35页
        3.2.5 BET分析第35页
        3.2.6 TG分析第35-36页
        3.2.7 FTIR分析第36-37页
    3.3 操作条件对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第37-42页
        3.3.1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37-38页
        3.3.2 酸浸浓度的影响第38-39页
        3.3.3 NO初始浓度的影响第39页
        3.3.4 氧气浓度的影响第39-40页
        3.3.5 H_2O和SO_2的影响第40-41页
        3.3.6 产物分析第41-42页
    3.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天然锰矿负载Ce、Ti、Ni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NO第43-54页
    4.1 活性组分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制备第43页
        4.1.1 活性组分的选择第43页
        4.1.2 催化剂的制备第43页
    4.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43-46页
        4.2.1 XRD分析第43-45页
        4.2.2 EDS分析第45页
        4.2.3 BET分析第45-46页
    4.3 操作条件对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第46-53页
        4.3.1 负载量的影响第46-48页
        4.3.2 煅烧温度的影响第48-49页
        4.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9页
        4.3.4 NO初始浓度的影响第49-50页
        4.3.5 氧气浓度的影响第50-51页
        4.3.6 H_2O和SO_2的影响第51-52页
        4.3.7 产物分析第52-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天然锰矿/Ce/Ti复合催化剂催化氧化NO第54-62页
    5.1 活性组分的选择和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
        5.1.1 活性组分的选择第54页
        5.1.2 催化剂的制备第54页
    5.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第54-56页
        5.2.1 XRD分析第54-55页
        5.2.2 BET分析第55页
        5.2.3 NO-TPD分析第55-56页
    5.3 操作条件对催化氧化NO活性的影响第56-61页
        5.3.1 负载量的影响第56-57页
        5.3.2 煅烧温度的影响第57-58页
        5.3.3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58-59页
        5.3.4 NO初始浓度的影响第59页
        5.3.5 氧气浓度的影响第59-60页
        5.3.6 H_2O和SO_2的影响第60页
        5.3.7 产物分析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2-64页
    6.1 结论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投稿中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矿物—细菌—腐殖酸三元复合体的形成方式对镉吸附的影响
下一篇:草酸二甲酯催化加氢硅酸铜催化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