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TPP协议简介 | 第16-26页 |
2.1 TPP协议的产生背景 | 第16-18页 |
2.2 TPP协议的产生、发展及特点 | 第18-20页 |
2.3 TPP知识产权规则之各方利益博弈分析 | 第20-26页 |
2.3.1 美国利益在TPP知识产权高标准下的体现 | 第20-22页 |
2.3.3 其他成员国对于TPP谈判的态度 | 第22-26页 |
第3章 TPP知识产权重点条款解析 | 第26-41页 |
3.1 版权保护的新发展 | 第26-30页 |
3.1.1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著作权侵权责任 | 第26-28页 |
3.1.2 商业秘密盗窃的刑事处罚 | 第28页 |
3.1.3 延长著作权的保护期限 | 第28-30页 |
3.2 TPP专利的强保护条款分析 | 第30-34页 |
3.2.1 可专利性范围扩大 | 第30-31页 |
3.2.2 专利实施前后的程序更为详细 | 第31-32页 |
3.2.3 对药品实验数据提供专利保护 | 第32-33页 |
3.2.4 生物制药的知识产权保护 | 第33-34页 |
3.3 商标及地理标志的保护升级 | 第34-37页 |
3.3.1 商标保护范围扩大 | 第34-35页 |
3.3.2 强化了域名、国名的保护 | 第35-36页 |
3.3.3 强化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 | 第36-37页 |
3.4 高标准的知识产权执法规则 | 第37-41页 |
3.4.1 民事执法和救济 | 第37-38页 |
3.4.2 边境措施 | 第38-39页 |
3.4.3 刑事执法 | 第39-41页 |
第4章 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影响及策应 | 第41-49页 |
4.1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现状 | 第41-42页 |
4.2 TPP知识产权协议对我国知识产权体制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 我国应对TPP知识产权协议的对策 | 第45-49页 |
4.3.1 以自贸区作为TPP协议的试验区 | 第45-46页 |
4.3.2 以TPP协议作为中国改善知识产权立法的动力 | 第46-47页 |
4.3.3 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