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炮制、制剂论文--剂型论文

冠通胶囊制备工艺与质量标准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部分 冠通胶囊的处方与分析第15-23页
    1 处方来源第15页
    2 处方组成与分析第15-16页
    3 处方药物的文献研究第16-21页
    4 剂型选择第21-23页
第二部分 冠通胶囊提取工艺研究第23-53页
    1 提取工艺的设计第23-25页
    2 醇提工艺第25-37页
        2.1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25页
        2.2 醇提工艺的方法与结果第25-35页
        2.3 醇提工艺验证第35页
        2.4 醇提工艺结论与讨论第35-37页
    3 水提工艺第37-48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37页
        3.2 水提工艺的方法与结果第37-46页
        3.3 水提工艺验证第46-47页
        3.4 水提工艺结论与讨论第47-48页
    4 除杂工艺第48-53页
        4.1 纯化条件选择依据第48页
        4.2 乙醇沉淀方法和结果第48-50页
        4.3 除杂工艺验证第50页
        4.4 除杂工艺结论与讨论第50-53页
第三部分 冠通胶囊的成型工艺研究第53-63页
    1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53页
    2 成型工艺研究第53-60页
        2.1 浓缩、干燥工艺第53-54页
        2.2 混合药粉的制备第54页
        2.3 规格的确定第54页
        2.4 制粒方法的确定第54页
        2.5 辅料的筛选第54-58页
        2.6 润湿剂醇浓度考察第58-59页
        2.7 干燥温度考察第59页
        2.8 制粒与整粒第59页
        2.9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的测定第59-60页
    3 三批中试第60-61页
    4 制备工艺总结与讨论第61-63页
第四部分 冠通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第63-111页
    1 实验仪器与试药第63页
    2 分析条件第63-68页
        2.1 流动相条件及检测波长选择第63页
        2.2 柱温考察第63-65页
        2.3 流速考察第65-67页
        2.4 色谱条件确定第67-68页
    3 颗粒供试品制备方法的考察第68-70页
        3.1 提取方法考察第68-69页
        3.2 提取溶剂类型考察第69页
        3.3 提取溶剂用量考察第69-70页
        3.4 提取时间考察第70页
    4 试验方法(方法学验证)第70-75页
    5 样品含量测定第75-76页
    6 薄层定性鉴别试验考察第76-94页
        6.1 展开系统的选择第76-85页
        6.2 薄层鉴别试验方法耐用性的考察第85-94页
    7 冠通胶囊的质量标准草案第94-97页
    8 冠通胶囊的质量标准起草说明第97-111页
        8.1 性状第97页
        8.2 检查项目第97-99页
        8.3 定性鉴别第99-103页
        8.4 制剂的含量测定第103-109页
        8.5 功能主治第109页
        8.6 用法用量第109页
        8.7 规格第109页
        8.8 贮藏第109-111页
全文总结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1页
综述第121-131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致谢第131-133页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质量控制研究
下一篇: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对脾胃气虚型胃脘痛患者的临床实施和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