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绪论 | 第10-18页 |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5-18页 |
| (一)选题的研究思路 | 第15页 |
| (二)研究的内容 | 第15-16页 |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一章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概述 | 第18-28页 |
| 第一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与生成背景 | 第18-21页 |
|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概念 | 第18-19页 |
|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的生成背景 | 第19-20页 |
|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的作用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历程 | 第21-24页 |
| 一、初级阶段 | 第21-22页 |
| 二、推广阶段 | 第22-23页 |
| 三、膨胀阶段 | 第23页 |
| 四、整治阶段 | 第23-24页 |
| 第三节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作方式及特点 | 第24-27页 |
| 一、平台设置模式 | 第24-25页 |
| 二、平台运营模式 | 第25-26页 |
| 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特点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中国投融资平台存在问题分析 | 第28-39页 |
| 第一节 S市城投公司分析 | 第28-33页 |
| 一、S市的社会经济概况 | 第28页 |
| 二、S市城投公司的发展历史 | 第28-29页 |
| 三、S市城投公司的资产和经营情况 | 第29-31页 |
| 四、S市城投公司存在问题分析 | 第31-33页 |
|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概况 | 第33-34页 |
| 一、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分布和数量 | 第33页 |
|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债务规模 | 第33-34页 |
|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 第34-37页 |
| 一、政企不分、不是合格的市场主体 | 第34-35页 |
| 二、资产质量较差 | 第35页 |
| 三、财务管理不规范 | 第35-36页 |
| 四、偿债风险显现 | 第36页 |
| 五、不利用宏观调控及经济转型升级 | 第36-37页 |
| 六、政策环境带来的挑战 | 第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经验 | 第39-45页 |
| 第一节 日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经验 | 第39-40页 |
| 一、日本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简介 | 第39-40页 |
| 二、“第三部门”运行效果 | 第40页 |
| 第二节 国内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经验 | 第40-42页 |
| 一、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 | 第40-42页 |
| 二、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第42页 |
| 第三节 对政府推动平台公司转型的启示 | 第42-44页 |
| 一、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方向 | 第42-43页 |
| 二、多元化的发展战略 | 第43页 |
| 三、特许经营权意义巨大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政府推动投融资平台转型的对策 | 第45-59页 |
| 第一节 投融资平台的转型目标 | 第45-46页 |
| 一、对部分投融资平台进行裁撤 | 第45-46页 |
| 二、将部分投融资平台转型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 第46页 |
| 第二节 混合所有制转型的必要性 | 第46-48页 |
| 一、混合所有制概念 | 第46-47页 |
| 二、平台企业混合所有制转型的必要性 | 第47-48页 |
| 第三节 混合所有制转型路径 | 第48-53页 |
| 一、模式的选择 | 第48-49页 |
| 二、科学设计转型方案 | 第49-50页 |
| 三、进行资产重组 | 第50-52页 |
| 四、资产评估和非公资本的引入 | 第52页 |
| 五、健全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第52-53页 |
| 第四节 投融资平台企业混合所有制改制中应关注的问题 | 第53-57页 |
| 一、企业存量债务的处理 | 第53-54页 |
| 二、市场化进行产权交易 | 第54-55页 |
| 三、企业管理要切实去“行政化” | 第55页 |
| 四、建立长效监督监察机制 | 第55-56页 |
| 五、发挥政府组织协调作用 | 第56页 |
| 六、推动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