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大斜视成像算法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SAR简介 | 第13-14页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3 SAR成像算法概述 | 第16-19页 |
1.4 SAR研究趋势 | 第19-20页 |
1.5 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20-23页 |
第2章 SAR成像基础 | 第23-3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线性调频信号 | 第23-25页 |
2.2.1 线性调频信号时域表达 | 第23-24页 |
2.2.2 线性调频信号频域表达 | 第24-25页 |
2.3 SAR的二维分辨率 | 第25-29页 |
2.3.1 距离向分辨率 | 第25-27页 |
2.3.2 方位向分辨率 | 第27-29页 |
2.4 二维SAR原始数据录取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大斜视机载SAR低PRF成像算法 | 第31-51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斜视SAR模型 | 第31-35页 |
3.2.1 斜视SAR成像几何模型 | 第31-33页 |
3.2.2 斜视SAR回波信号模型 | 第33-35页 |
3.3 斜视SAR系统特性分析 | 第35-42页 |
3.3.1 斜视SAR的多普勒频率特性 | 第35-36页 |
3.3.2 斜视SAR的PRF选择 | 第36-39页 |
3.3.3 斜视SAR的距离徙动 | 第39-42页 |
3.4 斜视SAR二维成像算法 | 第42-50页 |
3.4.1 算法步骤 | 第42-46页 |
3.4.2 仿真结果及误差分析 | 第46-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大斜视SAR三维成像算法 | 第51-65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二维SAR成像带来的问题 | 第51-53页 |
4.2.1 透视收缩和叠掩 | 第51-52页 |
4.2.2 阴影 | 第52-53页 |
4.3 前视SAR三维成像算法 | 第53-55页 |
4.4 斜视SAR三维成像算法 | 第55-63页 |
4.4.1 估计方法 | 第55-58页 |
4.4.2 双飞方法 | 第58-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5章 工作总结和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5.1 工作总结 | 第65页 |
5.2 未来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