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管道低输量问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正反输运行工艺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正反输运行工艺管输热力特性研究 | 第12-13页 |
1.2.4 正反输运行工艺管输水力特性研究 | 第13-14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苏嵯输油管道正反输运行工艺热力特性研究 | 第15-35页 |
2.1 苏嵯输油管道简介 | 第15-19页 |
2.1.1 管道基本概况 | 第15页 |
2.1.2 运行数据统计 | 第15-16页 |
2.1.3 正反输工艺流程 | 第16页 |
2.1.4 油品物性确定 | 第16-19页 |
2.2 热力过程模型及求解 | 第19-25页 |
2.2.1 物理模型 | 第19页 |
2.2.2 数学描写 | 第19-22页 |
2.2.3 模型求解 | 第22-25页 |
2.3 热力特性研究 | 第25-31页 |
2.3.1 稳态工况下热力特性研究 | 第25-28页 |
2.3.2 非稳态工况下热力特性研究 | 第28-31页 |
2.4 最低反输输量的确定 | 第31-34页 |
2.4.1 冬季典型工况 | 第32-33页 |
2.4.2 夏季典型工况 | 第33-34页 |
2.5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苏嵯输油管道正反输运行工艺水力特性研究 | 第35-50页 |
3.1 压能损失 | 第35-39页 |
3.1.1 沿程摩阻损失 | 第35-37页 |
3.1.2 局部摩阻损失 | 第37页 |
3.1.3 管道压降计算 | 第37页 |
3.1.4 蜡沉积对压能损失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 水力计算模型确定 | 第39-47页 |
3.2.1 聚类分析 | 第39-41页 |
3.2.2 模型确定 | 第41-44页 |
3.2.3 误差分析 | 第44-47页 |
3.3 水力计算模型验证 | 第47-49页 |
3.4 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苏嵯输油管道正反输运行工艺优化 | 第50-67页 |
4.1 目标函数 | 第50-52页 |
4.2 约束条件 | 第52-56页 |
4.2.1 输量约束 | 第52-54页 |
4.2.2 设备工作能力约束 | 第54-55页 |
4.2.3 压力约束 | 第55-56页 |
4.2.4 温度约束 | 第56页 |
4.3 完整数学模型 | 第56-59页 |
4.4 优化实例 | 第59-60页 |
4.5 正反输运行工艺方案制定 | 第60-66页 |
4.6 小结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79页 |
附录1 非稳态工况“总传热系数”值 | 第72-75页 |
附录2 基于Blasius公式水力摩阻系数回归方程 | 第75-77页 |
附录3 基于Miller公式水力摩阻系数回归方程 | 第77-7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