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软土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软土固结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1.2.2 土体孔隙变化规律与固结特性的关联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数值方法在固结理论中的应用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18-20页 |
1.3.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8-19页 |
1.3.2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基于软土孔隙变化的三维固结方程及差分求解 | 第20-30页 |
2.1 概述 | 第20页 |
2.2 三维固结方程的建立 | 第20-24页 |
2.3 瞬时加载情况下三维WG固结方程求解 | 第24-29页 |
2.3.1 差分法简介 | 第25-26页 |
2.3.2 构造差分方程 | 第26-27页 |
2.3.3 差分格式验证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固结试验 | 第30-39页 |
3.1 概述 | 第30页 |
3.2 一维固结试验 | 第30-35页 |
3.2.1 土体基本性质 | 第30页 |
3.2.2 试验原理和目的 | 第30-31页 |
3.2.3 试验仪器及试样制备 | 第31-32页 |
3.2.4 试验数据处理 | 第32-35页 |
3.3 三轴固结试验 | 第35-38页 |
3.3.1 试验原理和目的 | 第35页 |
3.3.2 仪器设备及试样制备 | 第35-36页 |
3.3.3 主要步骤 | 第36-37页 |
3.3.4 数据处理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一维WG固结理论的计算分析 | 第39-51页 |
4.1 概述 | 第39页 |
4.2 一维太沙基固结理论 | 第39-43页 |
4.3 一维WG固结模型的数值求解 | 第43-44页 |
4.4 WG模型结果与太沙基模型结果及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44-50页 |
4.4.1 固结度曲线对比分析 | 第44-49页 |
4.4.2 WG模型中不同深度处的土的固结度与时间的关系 | 第49-5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三维WG固结理论的计算分析 | 第51-89页 |
5.1 概述 | 第51页 |
5.2 三维WG固结理论与三轴固结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51-61页 |
5.2.1 三维WG固结方程的数值求解 | 第51-54页 |
5.2.2 三维WG方程与三维固结试验的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5.2.3 不同维数的WG固结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59-61页 |
5.3 三维WG方程中固结参数对固结的影响分析 | 第61-66页 |
5.3.1 参数的物理意义 | 第61-62页 |
5.3.2 固结参数A对固结的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5.3.3 固结参数B对固结的影响分析 | 第64-66页 |
5.4 Biot固结方程与三维WG固结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66-74页 |
5.4.1 Biot固结方程 | 第66-70页 |
5.4.2 Biot固结方程的有限元求解 | 第70页 |
5.4.3 Biot固结方程与三维WG固结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70-74页 |
5.5 Terzaghi-Rendulic方程与三维WG固结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74-83页 |
5.5.1 Terzaghi-Rendulic方程(扩散方程) | 第74-75页 |
5.5.2 Terzaghi-Rendulic固结理论与三维WG固结理论的对比分析 | 第75-79页 |
5.5.3 三维WG固结理论、Terzaghi-Rendulic固结理论、Biot固结理论与三轴固结试验的比较分析 | 第79-83页 |
5.6 三维WG固结方程的算例的计算分析 | 第83-88页 |
5.6.1 WG固结方程在砂井地基固结中的计算分析 | 第83-86页 |
5.6.2 WG固结方程在不同排水条件下的计算分析 | 第86-87页 |
5.6.3 WG固结方程在不同基础尺寸下的计算分析 | 第87-8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9-90页 |
结论与成果 | 第89页 |
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3-94页 |
致谢 | 第94-95页 |
附件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