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功能性聚合物的定点修饰对增强蛋白质稳定性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聚合物-蛋白质偶联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 聚合物-蛋白质偶联物的制备策略第14-21页
        1.2.1 “Grafting to”策略第15-18页
        1.2.2 “Grafting from”策略第18-21页
    1.3 聚合物对蛋白质的活性调控第21-23页
        1.3.1 PEG类偶联物第21页
        1.3.2 刺激响应性偶联物第21-22页
        1.3.3 仿生型偶联物第22-23页
    1.4 聚合物-蛋白质偶联物的应用第23页
    1.5 课题的提出第23-26页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1.5.2 研究内容及实验方案第25-26页
第2章 温度响应性聚合物对蛋白质热稳定性的研究第26-41页
    2.1 引言第26-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34页
        2.2.1 材料与试剂第27-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3 构建K148C PPase突变体第29-30页
        2.2.4 NIPAM的RAFT聚合第30页
        2.2.5 PNIPAM的吡啶二硫酯功能化第30-31页
        2.2.6 聚合物的表征第31-32页
        2.2.7 PNIPAM-PPase偶联物的制备第32页
        2.2.8 低临界共溶温度(LCST)的测定第32页
        2.2.9 自由巯基密度第32-33页
        2.2.10 PPase及偶联物的活性测定第33-34页
        2.2.11 蛋白质及偶联物的活性温度曲线以及热稳定性的测定第3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2.3.1 PNIPAM的合成以及偶联物的制备第34-38页
        2.3.2 偶联物的活性温度曲线第38-39页
        2.3.3 偶联物的热稳定性研究第39-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3章 偶联物增强的聚合酶链反应第41-48页
    3.1 前言第41-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3.2.1 材料与试剂第42页
        3.2.2 实验仪器第42-43页
        3.2.3 PNIPAM-PPase增强PCR第43-44页
        3.2.4 PCR扩增第44页
        3.2.5 PNIPAM-PPase在不同扩增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糖聚物对蛋白质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研究第48-65页
    4.1 前言第48-49页
    4.2 实验部分第49-55页
        4.2.1 材料与试剂第49-50页
        4.2.2 实验仪器第50-51页
        4.2.3 N124C PPase突变体的构建第51页
        4.2.4 甲基丙烯酰胺葡萄糖(MAG)的合成第51页
        4.2.5 MAG的RAFT聚合第51-52页
        4.2.6 PMAG的吡啶二硫酯功能化第52页
        4.2.7 聚合物的表征第52-53页
        4.2.8 PMAG-PPase偶联物的制备第53页
        4.2.9 自由巯基密度第53页
        4.2.10 PPase及偶联物的活性测定第53页
        4.2.11 蛋白质及偶联物稳定性的测定第53-54页
        4.2.12 PMAG-PPase水解焦磷酸钙(CPP)实验第54-5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5-64页
        4.3.1 糖聚物的合成以及偶联物的制备第55-58页
        4.3.2 糖聚物的修饰对PPase的活性影响第58-59页
        4.3.3 偶联物在不同p H值下的活性变化第59-60页
        4.3.4 偶联物在高盐溶液中稳定性情况第60-61页
        4.3.5 偶联物抗蛋白酶水解效果的研究第61-62页
        4.3.6 偶联物耐糖苷酶糖解效果的研究第62-63页
        4.3.7 偶联物催化焦磷酸钙(CPP)水解效果的研究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5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第65-68页
    5.1 论文总结第65-66页
    5.2 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7页
硕士论文工作期间科研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刺激响应性多组分星形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氰根桥连4f-3d低维分子磁体的磁弛豫性能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