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4-18页 |
第一部分 卵巢癌干细胞样细胞的分选和鉴定 | 第18-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7页 |
1.1 设备和器材 | 第19-20页 |
1.2 试剂 | 第20-21页 |
1.3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 | 第27-37页 |
2.1 SP细胞的分选 | 第27-28页 |
2.2 SP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 第28-29页 |
2.3 SP细胞的干细胞标志物表达 | 第29-30页 |
2.4 SP细胞多能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30-31页 |
2.5 SP细胞耐药基因ABCG2的表达 | 第31-32页 |
2.6 SP细胞对X射线和重粒子的辐射抗性 | 第32-34页 |
2.7 SP细胞的体内致瘤性 | 第34-37页 |
3 讨论 | 第37-42页 |
第二部分 维生素D对SP细胞肿瘤干细胞特性的影响 | 第42-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1.1 设备和器材 | 第42-43页 |
1.2 试剂 | 第43页 |
1.3 方法 | 第43-45页 |
2 结果 | 第45-55页 |
2.1 1a,25(OH)_2D_3作用剂量的确定 | 第45页 |
2.2 1a,25(OH)_2D_3对SP细胞形态的影响 | 第45-46页 |
2.3 1a,25(OH)_2D_3对SP细胞悬浮球成球能力的影响 | 第46-47页 |
2.4 1a,25(OH)_2D_3对SP细胞干细胞标志物及多能干性相关基因的影响 | 第47-48页 |
2.5 1a,25(OH)_2D_3对SP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8-49页 |
2.6 1a,25(OH)_2D_3对SP细胞抗药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2.7 Matrigel模拟体内致瘤性实验 | 第50-51页 |
2.8 维生素D3对SP细胞致瘤性的影响 | 第51-55页 |
3 讨论 | 第55-60页 |
第三部分 1α,25(OH)_2D_3对SP细胞VDR/β-catenin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 第60-7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3页 |
1.1 设备和器材 | 第60-61页 |
1.2 试剂与试剂配方 | 第61页 |
1.3 方法 | 第61-62页 |
1.4 统计学方法 | 第62-63页 |
2 结果 | 第63-68页 |
2.1 1a,25(OH)_2D_3对SP细胞VDR/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 第63-66页 |
2.2 1a,25(OH)_2D_3对SP细胞维生素D代谢降解酶和VDR基因的影响 | 第66-68页 |
3 讨论 | 第68-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6页 |
综述:肿瘤中的Wnt信号通路 | 第86-10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96-104页 |
研究生期间科研经历及发表文章 | 第104-105页 |
附录一:自发荧光细胞的比例测定 | 第105-106页 |
附录二:1a,25(OH)_2D_3对E-cadherin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中英缩略语对照表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