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导言 | 第12-13页 |
第一章 情势变更原则概述 | 第13-23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情势变更原则的历史概述 | 第13-18页 |
一、 情势变更原则的历史发展概况 | 第13-14页 |
二、 德国法当中情势变更原则的发展概述 | 第14-15页 |
三、 法国法当中的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况 | 第15页 |
四、 德国、法国有关情势变更原则的相关理论 | 第15-18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合同落空制度的历史发展概述 | 第18-22页 |
一、 英国法当中合同落空 | 第18-20页 |
二、 美国法当中的合同落空制度 | 第20-22页 |
第三节 情势变更原则在国际公约当中的发展应用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情势变更与周边制度的区分 | 第23-29页 |
第一节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 | 第23-25页 |
一、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相同点 | 第23页 |
二、 情势变更和不可抗力的不同点 | 第23-25页 |
三、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正确适用 | 第25页 |
第二节 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 | 第25-29页 |
一、 区分情势变更和商业风险的一般观点 | 第26页 |
二、 关于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关系的再认识 | 第26-29页 |
第三节 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 | 第29页 |
第三章 情势变更的适用要件以及法律效果 | 第29-40页 |
第一节 情势变更原则在我国的立法历程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要件 | 第31-36页 |
一、 需要存在情势变更的客观情况 | 第31-33页 |
二、 情势变更的情形当事人不能预见 | 第33页 |
三、 情势变更的发生不能归责于当事人 | 第33-34页 |
四、 情势变更造成履行原合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或显失公平 | 第34-36页 |
第二节 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果 | 第36-40页 |
一、 有关情势变更法律效果两种模式 | 第36-38页 |
二、 情势变更原则当中的再交涉义务 | 第38-39页 |
三、 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范围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3-44页 |
后记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