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国内外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概况 | 第8-13页 |
1.2.1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发展简史 | 第8-10页 |
1.2.2 国外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 | 第10-11页 |
1.2.3 国内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的发展现状及技术特点 | 第11-13页 |
1.3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设计 | 第14-39页 |
2.1 转向系统的特点与要求 | 第14页 |
2.2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14-27页 |
2.2.1 转向系统形式与组成 | 第14-16页 |
2.2.2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工作原理 | 第16-17页 |
2.2.3 转向系统主要元件 | 第17-27页 |
2.2.3.1 动力转向器 | 第17-21页 |
2.2.3.2 转向油缸 | 第21页 |
2.2.3.3 转向油泵 | 第21-27页 |
2.2.3.4 转向油箱 | 第27页 |
2.3 转向系统的设计计算与校核 | 第27-38页 |
2.3.1 动力转向器的选型 | 第27-28页 |
2.3.2 转向阻力矩的计算 | 第28-29页 |
2.3.3 转向油缸的选型 | 第29-32页 |
2.3.4 转向油泵的选型计算 | 第32-33页 |
2.3.5 油管的选型 | 第33-34页 |
2.3.6 油箱的选型 | 第34-36页 |
2.3.7 液压油的选用 | 第36页 |
2.3.8 转向主动力矩与阻力矩的验算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 第39-53页 |
3.1 转向系统运动学分析 | 第39-41页 |
3.2 转向系统动力学分析 | 第41-44页 |
3.3 影响转向系统性能因素 | 第44-52页 |
3.3.1 转向沉重 | 第44-49页 |
3.3.2 系统油液温度偏高 | 第49-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矿用自卸车转向系统改进及实验 | 第53-72页 |
4.1 动力转向器 | 第53-60页 |
4.1.1 改进密封圈材质 | 第53页 |
4.1.2 改善安装面的加工精度 | 第53页 |
4.1.3 增加行程卸压阀 | 第53-60页 |
4.2 转向油缸 | 第60-62页 |
4.3 转向油泵 | 第62-65页 |
4.3.1 转向油泵排量的调整 | 第62-63页 |
4.3.2 消除转向油泵轴向力和径向力 | 第63-64页 |
4.3.3 浮动轴承的优化设计 | 第64-65页 |
4.3.4 改善齿轮轴套润滑 | 第65页 |
4.4 转向油箱 | 第65-67页 |
4.4.1 加大油箱的容积 | 第65页 |
4.4.2 采用预压油箱 | 第65-67页 |
4.5 实验研究 | 第67-71页 |
4.5.1 实验条件 | 第68-69页 |
4.5.2 实验方法 | 第69页 |
4.5.3 实验数数据分析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3页 |
5.1 结论 | 第72页 |
5.2 展望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