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20页 |
1.1 丝素蛋白的组成和结构 | 第11-12页 |
1.1.1 丝素蛋白的组成 | 第11页 |
1.1.2 丝素蛋白的结构 | 第11-12页 |
1.2 丝素蛋白材料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 | 第12页 |
1.3 丝素蛋白二级结构的调控 | 第12-15页 |
1.4 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 | 第15-16页 |
1.5 丝素蛋白膜的多孔性能和渗透性 | 第16-19页 |
1.6 丝素蛋白膜与细胞的相容性研究 | 第19页 |
1.7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复合膜多孔结构和二级结构的调控 | 第20-34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20-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3页 |
2.2.1 再生丝素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21页 |
2.2.2 多孔复合丝素膜的制备 | 第21-23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试 | 第23页 |
2.2.4 红外光谱 (FT-IR)测试 | 第23页 |
2.2.5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第23页 |
2.2.6 差式热扫描量热仪(DSC) | 第2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3-33页 |
2.3.1 制备温度对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3-27页 |
2.3.2 不同致孔剂对复合膜微观结构的影响 | 第27-30页 |
2.3.3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二级结构 | 第30-32页 |
2.3.4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晶体结构 | 第32页 |
2.3.5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热稳定性 | 第32-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多孔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和降解性能调控 | 第34-44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34-35页 |
3.1.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5-36页 |
3.2.1 不同分子量再生蚕丝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35页 |
3.2.2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制备 | 第35页 |
3.2.3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酶降解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3.2.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6页 |
3.2.5 薄膜力学拉伸性能测试 | 第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3页 |
3.3.1 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薄膜的体外降解性能研究 | 第36-39页 |
3.3.2 制备温度对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的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3.3.3 脱胶时间对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页 |
3.3.4 不同致孔剂对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5 成膜厚度对多孔复合丝素蛋白膜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复合膜的渗透性以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 第44-56页 |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 第44-45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4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45-48页 |
4.2.1 再生蚕丝蛋白溶液的制备 | 第45页 |
4.2.2 多孔复合膜的制备 | 第45页 |
4.2.3 多孔复合膜对模型分子的渗透性测试 | 第45-47页 |
4.2.4 小鼠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复合膜上细胞活性的检测 | 第47-48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4页 |
4.3.1 罗丹明B在不同复合膜上的渗透速率 | 第48-49页 |
4.3.2 Dextran-TMR在不同复合膜上的渗透速率 | 第49页 |
4.3.3 BSA-TMR在不同复合膜上的渗透速率 | 第49-50页 |
4.3.4 钙黄绿素分子在不同复合膜上的渗透速率 | 第50-51页 |
4.3.5 复合膜对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5.1 结论 | 第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