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山水画荒寒境界的建立 | 第8-11页 |
| 第二章 古代山水画荒寒境界的特征 | 第11-38页 |
| 2.1 以自然观照荒寒之境的呈现 | 第11-18页 |
| (1)春寒、秋瑟、冬雪等季节气象营造的荒寒氛围 | 第11-13页 |
| (2)枯树、怪石、寒鸦等自然物象体现的荒寒面貌 | 第13-14页 |
| (3)古木寒林、清溪平远、云烟苍茫等惯用的山水画荒寒图式 | 第14-18页 |
| 2.2 从人文层面释析荒寒之境的气质 | 第18-30页 |
| (1)诗画融合的荒寒意味与文人性情 | 第18-21页 |
| (2)古代山水画家的境遇与文人诉求 | 第21-26页 |
| (3)笔墨荒寒的效仿追随与师承蔓延 | 第26-30页 |
| 2.3 从哲思层面探究荒寒之境的精深 | 第30-38页 |
| (1)儒学之“比德”与山水画荒寒之境的觉识 | 第30-33页 |
| (2)“道法自然”生发出的荒寒境界选择 | 第33-35页 |
| (3)禅门“空山无人”的荒寒灵悟 | 第35-38页 |
| 第三章 荒寒之境对当代山水画创作的影响与启示 | 第38-40页 |
| 结语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