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3页 |
一 质控(Quality Control, QC)血清的制备 | 第13-20页 |
1.1 材料 | 第13页 |
1.1.1 伤寒Vi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 第13页 |
1.2 方法 | 第13-14页 |
1.2.1 健康志愿者筛选 | 第13页 |
1.2.2 接种疫苗(名称、剂型、来源、批号、规格、有效期、保存条件) | 第13页 |
1.2.3 给药途径(包括给药途径的确定依据) | 第13页 |
1.2.4 剂量设置及确定依据 | 第13-14页 |
1.2.5 疫苗接种 | 第14页 |
1.2.6 血浆制备 | 第14页 |
1.3 结果 | 第14-18页 |
1.3.1 健康志愿者筛选结果 | 第14-16页 |
1.3.2 疫苗接种 | 第16-17页 |
1.3.3 血浆制备 | 第17-18页 |
1.4 讨论 | 第18-20页 |
二 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G抗体含量测定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0-38页 |
2.1 材料 | 第20-21页 |
2.1.1 主要试剂 | 第20-21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2 方法 | 第21-26页 |
2.2.1 参考方法 | 第21-22页 |
2.2.2 抗原选择 | 第22页 |
2.2.3 酶标板适用性 | 第22-23页 |
2.2.4 包被浓度选择 | 第23-24页 |
2.2.5 样品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第24页 |
2.2.6 酶标IgG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4-25页 |
2.2.7 显色时间的确定 | 第25页 |
2.2.8 终止反应后放置时间的确定 | 第25-26页 |
2.3 结果 | 第26-35页 |
2.3.1 抗原选择 | 第26-27页 |
2.3.2 酶标板适用性考察结果 | 第27-28页 |
2.3.3 包被浓度确定 | 第28-29页 |
2.3.4 样品反应温度和时间的确定 | 第29页 |
2.3.5 酶标IgG反应时间确定 | 第29-30页 |
2.3.6 显色时间确定 | 第30-32页 |
2.3.7 终止显色反应后放置时间对结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8 测定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G抗体含量ELISA方法建立 | 第33-35页 |
2.4 讨论 | 第35-38页 |
三 人血清中抗伤寒Vi多糖特异IgG抗体含量测定ELISA方法的验证 | 第38-52页 |
3.1 材料 | 第38-39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38-39页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页 |
3.2 方法 | 第39-41页 |
3.2.1 伤寒Vi标准曲线一致性验证 | 第39页 |
3.2.2 特异性的验证(抑制ELISA) | 第39-40页 |
3.2.3 线性验证 | 第40页 |
3.2.4 准确性的验证 | 第40-41页 |
3.2.5 精密度验证 | 第41页 |
3.2.6 最低检测值验证 | 第41页 |
3.3 结果 | 第41-49页 |
3.3.1 标准曲线一致性验证结果 | 第41-42页 |
3.3.2 特异性验证结果 | 第42-43页 |
3.3.3 线性验证结果 | 第43-44页 |
3.3.4 准确性验证结果 | 第44-47页 |
3.3.5 精密度验证结果 | 第47-48页 |
3.3.6 最低检测值验证结果 | 第48-49页 |
3.4 讨论 | 第49-52页 |
四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