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直流无刷电机发展、特点以及应用 | 第9-10页 |
1.2 直流无刷电机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3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无感直流无刷电机基本结构和控制原理 | 第17-23页 |
2.1 直流无刷电机基本组成 | 第17-18页 |
2.2 直流无刷电机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3 直流无刷电机运行原理 | 第19-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无感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策略及simulink仿真 | 第23-39页 |
3.1 转子零初始位置定位 | 第23页 |
3.2 直流无刷电机启动策略 | 第23-25页 |
3.2.1 三段式启动 | 第24页 |
3.2.2 升频升压启动 | 第24-25页 |
3.2.3 闭环启动 | 第25页 |
3.3 PWM波调制模式 | 第25-27页 |
3.4 无感直流无刷电机的位置检测 | 第27-34页 |
3.4.1 反电动势过零检测 | 第27-29页 |
3.4.2 AD采样反电动势 | 第29-34页 |
3.5 电机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3.6 simulink仿真 | 第35-38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无感直流无刷电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第39-50页 |
4.1 最小系统 | 第39-42页 |
4.1.1 微控制器的选择 | 第39-41页 |
4.1.2 最小系统的设计 | 第41-42页 |
4.2 桥式逆变电路 | 第42-44页 |
4.2.1 驱动电路 | 第42-43页 |
4.2.2 功率驱动桥 | 第43-44页 |
4.3 位置检测电路 | 第44-47页 |
4.3.1 霍尔传感器输入接口 | 第44-45页 |
4.3.2 反电动势过零比较 | 第45-46页 |
4.3.3 反电动势AD采样 | 第46-47页 |
4.4 保护电路 | 第47页 |
4.5 通讯电路 | 第47-48页 |
4.6 电源模块 | 第48-4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5章 无感直流无刷电机系统软件设计 | 第50-58页 |
5.1 主程序设计 | 第50页 |
5.2 启动程序设计 | 第50-54页 |
5.3 运行程序 | 第54-55页 |
5.4 误差补偿 | 第55-57页 |
5.4.1 调制方式的影响及补偿 | 第55-56页 |
5.4.2 滤波电路的影响及补偿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8-63页 |
6.1 启动性能分析 | 第58-59页 |
6.2 调制模式对续流电流的抑制 | 第59-60页 |
6.3 位置检测分析 | 第60-61页 |
6.4 调速性能 | 第61-6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项目开发成果 | 第63-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