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3-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5-22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1.2 空气质量模型及污染物示踪 | 第16-18页 |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 1.4 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 2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2-30页 |
| 2.1 CAMx-PSAT系统介绍 | 第22-27页 |
| 2.2 细颗粒物模拟及示踪系统建立及本地化 | 第27-30页 |
| 3 空气质量及气象模式模拟结果验证 | 第30-43页 |
| 3.1 徐州市空气细颗粒物污染概况 | 第30-33页 |
| 3.2 WRF气象场模拟验证 | 第33-37页 |
| 3.3 细颗粒物模拟验证及CAMx模型不确定性分析 | 第37-42页 |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 4 徐州市细颗粒物污染空间分布及区域传输分析 | 第43-60页 |
| 4.1 徐州市细颗粒物重污染时段空间分析 | 第43-49页 |
| 4.2 徐州市细颗粒物重污染时段区域传输分析 | 第49-52页 |
| 4.3 徐州市各季节细颗粒物区域示踪 | 第52-59页 |
| 4.4 小结 | 第59-60页 |
| 5 徐州市细颗粒物污染物成分及排放源类别贡献分析 | 第60-65页 |
| 5.1 细颗粒物污染主要组分模拟 | 第60-62页 |
| 5.2 细颗粒物源排放类别贡献 | 第62-63页 |
| 5.3 小结 | 第63-65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 6.1 结论 | 第65-66页 |
| 6.2 展望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 作者简历 | 第74-7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