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4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公共艺术与地铁公共艺术 | 第14-22页 |
2.1 公共艺术简述 | 第14-16页 |
2.1.1 公共艺术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 第15-16页 |
2.2 地铁公共艺术简述 | 第16-22页 |
2.2.1 地铁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 第16-17页 |
2.2.2 地铁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 | 第17-20页 |
2.2.3 地铁公共艺术的特点 | 第20-22页 |
3. 地铁公共空间概述 | 第22-29页 |
3.1 地铁公共空间的概念与分类 | 第22-24页 |
3.2 地铁公共空间的特征 | 第24-26页 |
3.3 人与地铁公共空间的关系 | 第26-29页 |
3.3.1 人在地铁公共空间心理分析 | 第26页 |
3.3.2 地铁空间中乘客人流分析 | 第26-27页 |
3.3.3 地铁空间中乘客的视觉焦点 | 第27-29页 |
4. 公共艺术在地铁空间的创新表现 | 第29-45页 |
4.1 公共艺术分布形式的创新性 | 第29-34页 |
4.1.1 多样性的分布方式 | 第29-30页 |
4.1.2 国外创新性分布方式实例研究 | 第30-34页 |
4.1.2.1 斯德哥尔摩地铁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 | 第30-31页 |
4.1.2.2 斯德哥尔摩地铁公共艺术的创新性特点 | 第31-34页 |
4.2 地铁空间艺术作品的主题性与故事性 | 第34-39页 |
4.2.1 地铁内公共艺术作品的主题选择 | 第34-36页 |
4.2.2 地铁内公共艺术作品的故事趣味性 | 第36-39页 |
4.3 新媒体艺术形式在地铁空间的运用 | 第39-43页 |
4.3.1 新媒体技术应用的优势 | 第39页 |
4.3.2 新媒体艺术设置原则 | 第39-40页 |
4.3.3 新媒体艺术应用具体案例 | 第40-43页 |
4.4 相关创意产业的衍生 | 第43-45页 |
4.4.1 地铁空间中创意产业的形式 | 第43-44页 |
4.4.2 相关创意产业实例 | 第44-45页 |
5. 创新形式的地铁公共艺术介入我国的建议方法 | 第45-62页 |
5.1 我国地铁空间中公共艺术存在的问题 | 第46-49页 |
5.1.1 内容形式和分布过于单一 | 第46页 |
5.1.2 城市文化形象的缺失 | 第46-47页 |
5.1.3 商业广告的广泛充斥 | 第47-48页 |
5.1.4 地铁公共艺术开放性不足 | 第48-49页 |
5.2 公共艺术介入我国地铁空间的位置选择 | 第49-60页 |
5.2.1 我国地铁空间结构分析 | 第49-53页 |
5.2.1.1 地铁出入口结构分析 | 第49页 |
5.2.1.2 地铁地上或地下通道结构分析 | 第49-51页 |
5.2.1.3 地铁站厅结构与功能性分析 | 第51页 |
5.2.1.4 地铁站台结构与功能性分析 | 第51-53页 |
5.2.2 我国地铁空间公共艺术位置选择标准 | 第53-60页 |
5.3 新媒体技术对原有艺术品的再创造 | 第60-62页 |
5.3.1 新媒体技术与广告相结合 | 第60页 |
5.3.2 新媒体技术对原有壁画的改造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4页 |
引用文献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