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 1.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 | 第12页 |
| 1.2 长春花萜类吲哚生物碱概述 | 第12-13页 |
| 1.3 长春花TIAS 生物合成途径 | 第13-16页 |
| 1.4 TIAS 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及基因 | 第16-18页 |
| 1.4.1 色氨酸脱羧酶 | 第16页 |
| 1.4.2 香叶醇-10-脱氢酶 | 第16-17页 |
| 1.4.3 异胡豆苷合成酶 | 第17-18页 |
| 1.4.4 脱乙酰文多灵-4-O-乙酰转移酶 | 第18页 |
| 1.5 RP-HPLC 技术在长春花生物碱分析中的利用 | 第18-24页 |
| 1.5.1 色谱方法在生物碱分析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 1.5.2 长春花生物碱的RP-HPLC 测定方法 | 第21-24页 |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 2.1.1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 2.1.3 试剂、酶及药品 | 第27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 2.2.1 长春花叶片中三种生物碱含量的HPLC 测定 | 第27-30页 |
| 2.2.2 长春花 TIAs 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30-34页 |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4-50页 |
| 3.1 RP-HPLC 测定生物碱含量方法的优化 | 第34-39页 |
| 3.1.1 样品制备方法优化 | 第34-35页 |
| 3.1.2 流动相的确定 | 第35-36页 |
| 3.1.3 仪器精密度试验结果 | 第36-37页 |
| 3.1.4 标准曲线 | 第37页 |
| 3.1.5 色谱峰纯度分析 | 第37-39页 |
| 3.2 长春花中3 种生物碱的含量 | 第39-44页 |
| 3.2.1 长春花的品种 | 第39-40页 |
| 3.2.2 各品种长春花叶片中种生物碱的含量 | 第40-42页 |
| 3.2.3 长春碱含量与长春质碱、文多灵含量的关系分析 | 第42-44页 |
| 3.3 长春花生物碱代谢途径中关键基因的表达情况 | 第44-50页 |
| 3.3.1 材料的选择 | 第44页 |
| 3.3.2 RNA 提取和检测结果 | 第44-45页 |
| 3.3.3 反转录 PCR 检测基因表达结果 | 第45-46页 |
| 3.3.4 基因表达水平与TIAs 含量的关系的分析 | 第46-50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