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三) 研究框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2-15页 |
1. 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2.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一、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相关研究理论 | 第15-19页 |
(一)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 | 第15-16页 |
1. 整合性 | 第15页 |
2. 异质性 | 第15页 |
3. 难以模仿性 | 第15-16页 |
4. 显著增值性 | 第16页 |
5. 开放性 | 第16页 |
(二) 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来源 | 第16-19页 |
1. 比较优势理论 | 第16页 |
2. 竞争优势理论 | 第16-17页 |
3. 核心竞争力理论 | 第17-18页 |
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二、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4页 |
(一) 优势因素 | 第19-20页 |
1. 区位优势 | 第19页 |
2. 资源优势 | 第19-20页 |
3. 产业优势 | 第20页 |
(二) 劣势因素 | 第20-21页 |
1. 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弱 | 第20-21页 |
2. 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 第21页 |
3.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集聚水平偏低 | 第21页 |
4. 县域农业效率低 | 第21页 |
(三) 机会因素 | 第21-22页 |
1. 扩权强县机遇 | 第21-22页 |
2. 享受多项优惠政策 | 第22页 |
3. 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建立 | 第22页 |
(四) 威胁因素 | 第22-24页 |
1. 地区间竞争加剧 | 第22-23页 |
2. 低碳发展道路 | 第23-24页 |
三、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 第24-36页 |
(一) 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8页 |
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2. 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25-28页 |
(二) 评价方法选择 | 第28-29页 |
(三) 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整体评价结果分析 | 第29-36页 |
1. 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测算结果与评价 | 第29-35页 |
2. 广西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水平与广西县域经济状况对比分析 | 第35-36页 |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36-41页 |
(一) 结论 | 第36-37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37-41页 |
1. 加强区域合作,加快竞争优势形成 | 第37页 |
2. 加快农村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 第37-38页 |
3. 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 第38页 |
4. 加快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 第38页 |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 第38-39页 |
6. 加快技术开发和引进,增强科技服务经济的能力 | 第39页 |
7.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发展县域教育 | 第39页 |
8. 加快扩权强县改革,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 | 第39页 |
9. 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撑作用 | 第39-40页 |
10. 加快生产方式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