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电视论文--电视中心、电视设备论文--电视中心管理系统论文--电视会议系统论文

基于H.261协议的视频会议系统终端的研究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1.1 视频会议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应用第7-9页
        1.1.1 什么是视频会议第7页
        1.1.2 视频会议的优点第7页
        1.1.3 视频会议的应用范围第7-8页
        1.1.4 视频会议的发展历程第8页
        1.1.5 视频会议领域的未来趋势第8-9页
    1.2 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历程第9-11页
        1.2.1 H.261协议第9页
        1.2.2 H.263协议第9-10页
        1.2.3 H.264协议第10-11页
    1.3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所做工作第11页
    1.4 本章小结第11-12页
第二章 H.261协议第12-33页
    2.1 适用范围第12页
    2.2 简介第12-14页
        2.2.1 视频的输入和输出第12-13页
        2.2.2 数字量的输入和输出第13页
        2.2.3 取样频率第13页
        2.2.4 编码算法第13页
        2.2.5 比特率第13页
        2.2.6 传输的对称性第13页
        2.2.7 错误处理第13页
        2.2.8 多点操作第13-14页
    2.3 视频源编码器第14-18页
        2.3.1 视频源格式第14-15页
        2.3.2 视频源编码算法第15-17页
        2.3.3 编码控制第17-18页
        2.3.4 强制更新第18页
    2.4 视频分层编码器第18-30页
        2.4.1 数据结构第18页
        2.4.2 分层结构第18-29页
        2.4.3 多点操作第29-30页
    2.5 传输编码器第30-32页
        2.5.1 比特率第30页
        2.5.2 视频数据缓冲第30-31页
        2.5.3 视频编码延迟第31页
        2.5.4 对编码后的视频信号的前向纠错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H.261协议的研究与实现第33-54页
    3.1 视频捕获第33-37页
        3.1.1 VFW简介第33页
        3.1.2 AVICap编程简介第33-34页
        3.1.3 AVICap编程第34-37页
    3.2 编码器的实现第37-47页
        3.2.1 视频压缩简介第37-38页
        3.2.2 RGB->YUV的转换第38-39页
        3.2.3 帧内编码第39-40页
        3.2.4 DCT变换第40-41页
        3.2.5 量化第41页
        3.2.6 帧间编码第41-47页
    3.3 解码器的实现第47页
    3.4 改进措施第47-53页
        3.4.1 常用的译码方法第47-48页
        3.4.2 二次解码方法第48-52页
        3.4.3 对两种实现方法的比较分析第52-53页
        3.4.4 二次解码特点第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G.723.1协议和RTP协议第54-66页
    4.1 G.723.1协议第54-55页
    4.2 RTP协议第55-64页
        4.2.1 RTP协议的产生第55页
        4.2.2 RTP概述第55-57页
        4.2.3 RTP包头格式第57-58页
        4.2.4 会话的多路复用问题第58页
        4.2.5 RTCP协议第58-61页
        4.2.6 带宽的管理第61-63页
        4.2.7 安全性的考虑第63-64页
        4.2.8 结论第64页
    4.3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G.723.1协议和RT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第66-82页
    5.1 G.723.1协议的研究与实现第66-72页
        5.1.1 录音第66-68页
        5.1.2 放音第68页
        5.1.3 音频压缩和解压缩第68-72页
    5.2 RTP协议的研究与实现第72-81页
        5.2.1 RTP与数据的结合第72-76页
        5.2.2 使用Jrtplib之前的准备工作(C++Builder环境下)第76-77页
        5.2.3 RTP初始化第77-78页
        5.2.4 发送包第78-79页
        5.2.5 接收包第79页
        5.2.6 视频会议终端系统的整体架构第79-81页
    5.3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六章 结论和未来工作第82-84页
    6.1 总结第82页
    6.2 将来的工作第82-84页
致谢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7页
学习期间发表的文章第87-88页
摘要第88-90页
Abstract第90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使用AOP技术在.NET平台下实现组件运行时服务
下一篇:基于COM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