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楚—塔中寒武系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选题依据 | 第10页 |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10-13页 |
·层序地层学的发展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区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工作量统计及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14-16页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1页 |
·工区位置 | 第16-17页 |
·盆地构造演化 | 第17页 |
·地层特征 | 第17-21页 |
第3章 沉积特征 | 第21-35页 |
·沉积相划分标志 | 第21页 |
·沉积相类型 | 第21-30页 |
·蒸发台地相 | 第23-26页 |
·局限台地相 | 第26-29页 |
·开阔台地相 | 第29-30页 |
·沉积相纵向分布特征与横向变化 | 第30-35页 |
·沉积相纵向分布特征 | 第30-31页 |
·沉积相横向展布特征 | 第31-35页 |
第4章 层序地层特征 | 第35-55页 |
·层序划分原理 | 第35-36页 |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 第36-39页 |
·层序界面类型 | 第36-38页 |
·层序界面的识别标志 | 第38-39页 |
·层序划分及层序特征 | 第39-48页 |
·层序划分方案 | 第39-41页 |
·层序特征 | 第41-48页 |
·层序内沉积相平面展布 | 第48-52页 |
·寒武纪早世(SSQ1)沉积相 | 第48-50页 |
·寒武纪中世(SSQ2)沉积相 | 第50-51页 |
·寒武纪晚世(SSQ3)沉积相 | 第51-52页 |
·层序沉积演化模式 | 第52-55页 |
第5章 层序与储层 | 第55-68页 |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55-56页 |
·白云岩 | 第55-56页 |
·灰岩 | 第56页 |
·储集空间类型 | 第56-58页 |
·孔隙 | 第56-57页 |
·裂缝 | 第57-58页 |
·巴楚-塔中地区储层物性特征 | 第58-63页 |
·下寒武统储层物性特征 | 第58页 |
·中寒武统储层物性特征 | 第58-59页 |
·上寒武统储层物性特征 | 第59-63页 |
·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 | 第63-66页 |
·沉积环境对储层的影响 | 第63页 |
·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 | 第63-66页 |
·多期构造作用对储层形成的影响 | 第66页 |
·储盖层预测 | 第66-68页 |
·储层预测 | 第66-67页 |
·盖层分布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