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程序控制车床和数控车床论文

双刀式数控车床结构设计、分析及优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1.1 课题的意义第11-12页
    1.2 数控车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4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双刀式数控车床总体设计第16-35页
    2.1 双刀式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第16-17页
        2.1.1 双刀式数控车床加工工艺设计第16页
        2.1.2 双刀架数控车床刀架加工任务分配第16-17页
    2.2 双刀式数控车床零件参数化设计第17-25页
        2.2.1 工件毛坯的选择第17-18页
        2.2.2 工件尺寸的采集第18页
        2.2.3 加工工序的确定第18-19页
        2.2.4 工步的确定第19-20页
        2.2.5 切削参数的确定第20-22页
        2.2.6 典型盘类零件参数化工艺设计过程第22-25页
    2.3 主轴系统传动方式及布局第25-30页
        2.3.1 主轴系统传动方式第25-26页
        2.3.2 电机和主轴之间的减速装置的确定第26-27页
        2.3.3 主轴系统布局第27页
        2.3.4 双刀立式车床进给系统传动方式及布局第27-30页
    2.4 双刀立式车床主轴系统结构设计第30-32页
    2.5 车床结构及原理第32-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双刀式数控车床主轴的有限元分析第35-40页
    3.1 主轴力学分析第35-38页
        3.1.1 主轴受力分析第35页
        3.1.2 主轴有限元分析第35-38页
    3.2 主轴回转精度分析第38-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双刀式数控车床纵向进给部件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第40-61页
    4.1 静力学分析第40-45页
        4.1.1 受力分析第40-41页
        4.1.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41页
        4.1.3 施加边界条件与载荷第41-42页
        4.1.4 结果分析第42-44页
        4.1.5 纵向进给机构结果分析第44-45页
    4.2 动力学分析第45-54页
        4.2.1 模态分析第46-48页
        4.2.2 谐响应分析第48-54页
    4.3 优化设计第54-60页
        4.3.1 机构的参数化建模第55-56页
        4.3.2 设置变量和目标函数第56页
        4.3.3 优化工具选择第56页
        4.3.4 分析结果与结果分析第56-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双刀式数控车床横梁的有限元分析及结构优化第61-77页
    5.1 横梁的有限元结构分析第61-67页
        5.1.1 横梁结构有限元建模第61-63页
        5.1.2 应力分析第63-65页
        5.1.3 刚度分析第65-67页
    5.2 横梁有限元模态分析第67-69页
    5.3 横梁有限元谐响应分析第69-70页
    5.4 横向进给系统优化设计第70-76页
        5.4.1 横梁的参数化建模第70-72页
        5.4.2 进入OPT,指定分析文件第72页
        5.4.3 声明优化变量第72页
        5.4.4 选择优化工具第72页
        5.4.5 进行优化分析第72页
        5.4.6 查看设计序列结果第72-74页
        5.4.7 优化设计序列结果分布第74-76页
    5.5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6.1 结论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苯二酚单苯甲酸酯的合成及试产工艺研究
下一篇:碳化钨/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