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1页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 | 第13页 |
1.3.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3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14-15页 |
第2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5-20页 |
2.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界定 | 第15-17页 |
2.1.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含义 | 第15页 |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征 | 第15-17页 |
2.2 应急管理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1 应急管理的内涵 | 第17-18页 |
2.2.2 应急管理的原则 | 第18页 |
2.3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18-20页 |
2.3.1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2.3.2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意义 | 第19-20页 |
第3章 县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0-25页 |
3.1 县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取得的主要成就 | 第20-21页 |
3.1.1 专门法逐步形成 | 第20页 |
3.1.2 逐渐建立了培训和演练机制 | 第20-21页 |
3.1.3 领导组织逐步建立、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基本完善 | 第21页 |
3.2 县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21-23页 |
3.2.1 应急管理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完善 | 第21-22页 |
3.2.2 疫情信息渠道不畅通 | 第22-23页 |
3.2.3 专业应急队伍力量薄弱 | 第23页 |
3.3 县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3-25页 |
3.3.1 上下级、部门间利益梗阻 | 第23-24页 |
3.3.2 决策者应急管理理念落后 | 第24-25页 |
第4章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及启示 | 第25-31页 |
4.1 国内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第25-26页 |
4.1.1 安乡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第25-26页 |
4.1.2 长沙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第26页 |
4.2 国外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 | 第26-29页 |
4.2.1 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第26-28页 |
4.2.2 俄罗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第28页 |
4.2.3 英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 第28-29页 |
4.3 国内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经验对县级政府的启示 | 第29-31页 |
4.3.1 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 第29页 |
4.3.2 加强各部门合作 | 第29-30页 |
4.3.3 加强疫情监控 | 第30-31页 |
第5章 加强县级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对策建议 | 第31-38页 |
5.1 坚持“预防为主”的应急理念 | 第31-32页 |
5.1.1 树立正确的危机意识 | 第31页 |
5.1.2 加强全民应急教育 | 第31-32页 |
5.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第32-33页 |
5.2.1 完善地方性法规与其它配套法律 | 第32-33页 |
5.2.2 制定针对性强的专门法 | 第33页 |
5.3 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和预警监测体系 | 第33-35页 |
5.3.1 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 | 第33-34页 |
5.3.2 完善预警监测体系 | 第34-35页 |
5.4 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能力 | 第35-36页 |
5.4.1 提高各政府部门领导者的应急管理综合素质 | 第35页 |
5.4.2 建立一支高水准的应急管理技术人才队伍 | 第35-36页 |
5.4.3 加强应急培训,扩展培训渠道 | 第36页 |
5.5 完善医疗机制建设 | 第36-38页 |
5.5.1 加大医疗卫生的资金投入 | 第36-37页 |
5.5.2 促进城乡医疗公平化 | 第37-3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页 |